字典帮 >古诗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潜
2025-09-12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

宋代  吴潜  

何烦洛令市私恩,有客甘贫自闭门。
恰似明州前录事,清高直可傲羲轩。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翻译及注释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是宋代诗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烦洛令市私恩,
有客甘贫自闭门。
恰似明州前录事,
清高直可傲羲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赵知录的官员,他厌倦了在洛阳的官场纷争,渴望过上宁静的生活。他宁愿守着自己的门户,远离繁忙的市井,享受贫穷却自由自在的生活。这让人想起了明州的前任录事官,他以清高的姿态独立自持,傲然居于羲轩之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纷争和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表达了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赵知录与明州前录事官成为对比,赵知录选择了隐逸自守,拒绝了名利诱惑,而明州前录事官则以清高的姿态示人,独立自持。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对于清高自持生活态度的推崇。

吴潜的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情感,赞美了清高独立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对贫穷却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由和清高的追求,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我境界和心灵世界的追求,对于宁静退隐、远离浮躁的崇尚。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清高自持生活态度的赞美,并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吴潜的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zài hé zhào zhī lù yùn sān shǒu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

hé fán luò lìng shì sī ēn, yǒu kè gān pín zì bì mén.
何烦洛令市私恩,有客甘贫自闭门。
qià sì míng zhōu qián lù shì, qīng gāo zhí kě ào xī xuān.
恰似明州前录事,清高直可傲羲轩。


相关内容11:

竹石屏歌谢遁泽

伯兄新楼十首

和前人韵

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

再用前韵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叔崇清明后四绝
    缓步微吟竹一枝,情怀不比少年时。少年春思无归宿,却是如今老会嬉。...
  • 赠朱道人
    道人跨鹤遍天涯,伟观绝景收拾归。点头濡墨茅屋下,乘兴吐出胸中奇。百尺生绡冰样洁,落笔一埽风......
  • 和伯兄新竹韵
    丛竹太踠跧,一鞭忽伸脚。穿石作斜势,朝宗意穆若。片绿吐新梢,员粉露残箨。今年造化深,稚子六......
  • 和喜雨韵
    体天生物以为心,喜读箕畴好雨星。我已不疑丰见斗,君今何虑井羸瓶。只缘报国推心赤,自是忧民感......
  • 桐川道中
    伊轧篮舆拂面风,桃花倚路笑相逢。莺莺交啭春榆密,燕燕于民冰烟树。日午暂休欹客枕,年饥忽喜听......
  • 冬至和适庄即事韵
    跛躄废人事,来投大士家。清谈半窗月,澹坐一杯茶。燕豆来霜果,鸲瓶浸腊花。葭浮才一日,芳思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