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9-12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代  汪莘  

莘野磻溪亦偶然,每逢耕钓忆前贤。
春风秋月闲来往,只付时人一醉眠。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翻译及注释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十六日,我离开家乡出发,登上船只,就像是去钱塘的船只。十七日,我在船中写下了这些杂兴诗。在莘野磻溪,我也是偶然来到的,每次我在这里耕作或钓鱼时,都会怀念前辈们的智慧。当春风和秋月来临时,我就闲散地往来,只为让时人欣赏我一醉而眠的风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离开家乡,登上船只,向钱塘出发的情景。他在船上写下了这些杂兴诗,表达了他在莘野磻溪的偶然停留以及每次耕作和钓鱼时对前辈智慧的怀念之情。诗人以春风和秋月为象征,表达了他的闲散自在的生活态度,只为让当代人欣赏他在醉眠中的风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旅行和船中的杂兴之作。诗人通过以钱塘为目的地,突出了旅行的意义和目的。莘野磻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偶然来到此地的情感,以及他在这里耕作和钓鱼时对前辈智慧的怀念。春风和秋月作为常见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诗人以此来表达他的闲散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时人欣赏,通过一醉而眠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清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智慧的敬仰。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拼音读音参考

jiǔ yuè shí liù rì chū jùn dēng zhōu rú qián táng shí qī rì zhōu zhōng zá xìng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shēn yě pán xī yì ǒu rán, měi féng gēng diào yì qián xián.
莘野磻溪亦偶然,每逢耕钓忆前贤。
chūn fēng qiū yuè xián lái wǎng, zhǐ fù shí rén yī zuì mián.
春风秋月闲来往,只付时人一醉眠。


相关内容11:

题阎才元喜雪堂

待制中书舍人陈公之亡以山宅须利既迁殡而未

鸡雏

送徐景大

题新安郡圃驻屐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陈寿老
    天台雁荡车接轸,青田又促半潮近。冠岩带壑无俗情,秋干春荑竞时尽。老穷望绝华轩过,其谁幽寻空......
  • 送陈约甫如永丰
    四十未朝迹,三经绾县章。嫁频知子熟,医老悟身尝。菊趁行时色,梅催到日香。还欣肺气减,中熟变......
  • 徐仁父先大夫诗卷指其改补锅八句曰愿有请因
    江南隐君子,琢语冰段清。彼美补锅篇,义远有劝懲。烹饪一饷止,操持千载成。未须夸染指,岁晏期......
  • 贺县尉
    羰庞还有北人风,大雅元非楚士同。此日深探应彻底,他时直上定摩空。离家杳杳百滩外,过我昏昏三......
  • 潘别驾自祁门回
    白马嘶风入紫阳,使君一笑列壶觞。秋原是处堪图画,豆子花红稻半黄。...
  • 直院中书莫公殂往哀痛不成文辄留小诗灵几并
    阁老今无地上身,黄麻紫诰两沉沦。虚悬东岭来时月,难挽西山去后春。试割冰鲈犹脆薄,重餐野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