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显恩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9-12

题显恩寺

宋代  曹勋  

笋舆轧轧度林峦,投宿招提一枕宽。
尚有山头半峰雪,助成清夜五更寒。

题显恩寺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题显恩寺翻译及注释

《题显恩寺》是宋代文人曹勋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笋舆轧轧度林峦,
投宿招提一枕宽。
尚有山头半峰雪,
助成清夜五更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显恩寺的一夜经历。笋舆指的是载着竹笋的车,轧轧声表达了车子穿过山林的声音。作者在寺庙中找到了一处宽阔的地方休息。寺庙附近的山头上还有半峰的积雪,增添了五更时分清冷的夜晚寒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显恩寺的一夜情景,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情体验。

首句"笋舆轧轧度林峦"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通过描绘竹笋车轧过山林的声音,生动地再现了整个场景。此句以形象的描写方式勾勒出山林的宁静和竹笋运输的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这片山林中的身临其境。

第二句"投宿招提一枕宽"表达了作者找到了宽敞的地方休息的愉悦心情。这里的"招提"指的是寺庙,"一枕宽"则描绘了作者休息的舒适境地。通过对休憩环境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寺庙安宁宜人环境的赞美。

第三句"尚有山头半峰雪"以简短的词语勾勒出山头上半部覆盖的积雪,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寒冷氛围。山头的雪景为整个情景增添了一抹素雅的色彩,也突出了寺庙所处的高山环境。

最后一句"助成清夜五更寒"通过运用"助成"一词,将山头的积雪作为寒冷的助推因素,强调了夜晚的寒意。五更时分指的是凌晨五点左右,这个时间点通常是寒冷的时候,通过与夜晚的清冷相连结,表达了作者对夜晚寒冷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寺庙环境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感知,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寺庙宁静和夜晚寒冷氛围的情感体验。这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在表现宋代文人的意境和情感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题显恩寺拼音读音参考

tí xiǎn ēn sì
题显恩寺

sǔn yú yà yà dù lín luán, tóu sù zhāo tí yī zhěn kuān.
笋舆轧轧度林峦,投宿招提一枕宽。
shàng yǒu shān tóu bàn fēng xuě, zhù chéng qīng yè wǔ gēng hán.
尚有山头半峰雪,助成清夜五更寒。


相关内容11:

南园夜宿有怀

郑吏部有诗谓未当作寿穴和其韵

虚飘飘

漫成

孙倅书尾附二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代广漕刘元举谢赵相茶二首
    方珪圆璧贡春前,上相分颁自九天。何止芳芗御魑魅,要知红日在斜川。...
  • 题雪景二首
    四山吹雪洒沧浪,两两渔舟冷不妨。自是寒鱼依密藻,江深岸迥谩鸣桹。...
  • 酬许察院
    十载天涯客路身,不知何处是通津。华颠久已从公道,青眼遥思有故人。壮节未随尘土变,穷愁专与岁......
  • 楚宫词三首
    坐待鸡鸣报早朝,那知别殿困笙箫。妾身恨不为鹦鹉,犹恃君王顾盼骄。...
  • 寄山中友
    同朝不复旧交游,留滞行都岁两周。落景残霞曛夕霭,断云横雨霁高秋。因仍久作归欤计,蹭蹬端如贾......
  • 过淮值雨偶成呈王枢密
    明日立秋秋色至,向晚雨随大风起。翻盆如麻不足喻,倒海倾江差可拟。高林老木亚复折,帘幕颓垣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