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曾平山招饮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7-24

曾平山招饮

宋代  汪元量  

老貌不随俗,固穷而隐居。
一坞百竿竹,八窗千卷书。
酌以旋篘酒,荐之新网鱼。
兴尽出门去,晚凉山雨余。

曾平山招饮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曾平山招饮翻译及注释

《曾平山招饮》是宋代文人汪元量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曾平山的景色和主人的生活情趣。

诗词的中文译文:
老貌不随俗,
固穷而隐居。
一坞百竿竹,
八窗千卷书。
酌以旋篘酒,
荐之新网鱼。
兴尽出门去,
晚凉山雨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曾平山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的生活景象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

诗的前两句"老貌不随俗,固穷而隐居",表明主人不追随世俗的流行趋势,年老的容颜也不受外界的影响,坚持过着隐居的生活。这种态度显示了作者对于追求内心自由和独立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一坞百竿竹,八窗千卷书",描绘了曾平山的自然景色和主人对文学的热爱。曾平山上种满了茂密的竹子,而主人的屋子则摆满了成千上万的书籍。这种景象通过对比,展示了主人崇尚自然和追求知识的品味。

后两句"酌以旋篘酒,荐之新网鱼。兴尽出门去,晚凉山雨余",描绘了主人在欢聚饮宴之时的快乐心情。他们品尝着旋篘酒,品味着新鲜的网鱼,享受着生活的愉悦。而在兴尽之后,他们离开房间,走出门外,感受着夜晚的凉爽和山上的细雨。这种描写展示了主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对于自由和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曾平山的描绘,以及主人们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独立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山水和人文景象的交融,诗中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满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自然之美和文学艺术的热爱。

曾平山招饮拼音读音参考

céng píng shān zhāo yǐn
曾平山招饮

lǎo mào bù suí sú, gù qióng ér yǐn jū.
老貌不随俗,固穷而隐居。
yī wù bǎi gān zhú, bā chuāng qiān juǎn shū.
一坞百竿竹,八窗千卷书。
zhuó yǐ xuán chōu jiǔ, jiàn zhī xīn wǎng yú.
酌以旋篘酒,荐之新网鱼。
xìng jìn chū mén qù, wǎn liáng shān yǔ yú.
兴尽出门去,晚凉山雨余。


相关内容11: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三

比干墓

琴台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竹枝歌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烽火来千里,狼烟度六桥。岭寒苍兕叫,江晓白鱼跳。壮士披金甲,佳人弄玉箫。偶余尊酒在,聊以永......
  • 再和董令升雪二首
    欲下閒庭不蹋泥,但惊飞絮与阶齐。一枝误失禽栖稳,三窟遥应兔迹迷。填寒涧溪还地厚,壅培山阜觉......
  • 次韵元发弟秋日德余庵书事二首
    十载江湖叹断蓬,梦魂时到帝王宫。珠帘高捲虾须日,宝扇斜开雉尾宫。勿诮赵尧刀笔吏,须怜窦巩嗫......
  • 鲁港
    博徒无计解其纷,夜半鸣钲溃万军。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周褒媚已终亡国,孟德斯孤忍......
  • 吴儿
    玉貌儿童泪盈把,辫发垂肩行酒斝。将军又去打苏州,出门指使教牵马。...
  • 京口野望
    傍岸人家插酒旗,受降城下客行稀。南徐白昼虎成阵,北固黄昏鸦打围。乱后江山元历历,愁边杨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