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蜻蜓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偓
2025-09-09

蜻蜓

唐代  韩偓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蜻蜓作者简介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蜻蜓翻译及注释

诗词《蜻蜓》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作品,描述了一只蜻蜓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蜻蜓》:

碧玉眼睛云母翅,
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
岂是殷勤为蓼丛。

译文:
碧玉般的眼睛,如云母一般的翅膀,
比起粉蝶,比起蜜蜂更加轻盈纤弱。
停在水面上拂动风波已久,
难道是为了那一丛蓼草而如此殷勤吗?

诗意:
诗人以写蜻蜓的形象来表达自然界中细小事物的美妙和值得欣赏的一面。蜻蜓虽然小巧而娇弱,却展现出了独特的飞行技巧和优雅动作。诗人通过比喻,将蜻蜓的眼睛比作宝石,翅膀比作云母,强调了蜻蜓的美丽和轻盈特性。诗中提到蜻蜓停在水面上,其飞舞的动作久久不停,表现了它的灵活和自由。最后一句“岂是殷勤为蓼丛”,暗示蜻蜓并非只是为了觅食而飞舞,而是在享受世界的美好而自由自在的存在。

赏析:
诗中的意象美描绘了蜻蜓的美丽和灵动的形象,通过对细小生物的关注和描绘,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描写能力。诗中通过对比蜻蜓与粉蝶、蜜蜂的轻盈和纤弱,更加凸显了蜻蜓的独特之处。蜻蜓停在水面上,随着波光的摇曳,给人一种静静观赏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小而美的意象,借助细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中微妙而美好的瞬间。

蜻蜓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tíng
蜻蜓

bì yù yǎn jīng yún mǔ chì, qīng yú fěn dié shòu yú fēng.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zuò lái yíng fú bō guāng jiǔ, qǐ shì yīn qín wèi liǎo cóng.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相关内容11:

元日有题

垂柳

春游

过洛阳故城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恨
    秦钗枉断长条玉,蜀纸虚留小字红。死恨物情难会处,莲花不肯嫁春风。...
  • 易水
    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
  • 华清宫二首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
  • 咏扇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曾伴一樽临小槛,几遮残日过......
  •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
    遐方不许贡珍奇,密诏唯教进荔枝。汉武碧桃争比得,枉令方朔号偷儿。封开玉笼鸡冠湿,叶衬金盘鹤......
  • 晚春
    花开疑乍富,花落似初贫。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峨峨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风月应相笑,年年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