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袁枚
2025-07-26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

清代  袁枚  

重阳节  写景  感叹  岁月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翻译及注释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是袁枚的一首诗词。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以诗文才华卓越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相菲薄不相师,
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
望溪文集阮亭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袁枚仿效元好问的《遗山论诗》而作,反映了袁枚对于诗歌的见解和评价。诗中通过对元好问的评述,表达了袁枚对自身才华和他人才华的看法。

袁枚首先说:“不相菲薄不相师”,意思是不与平庸之辈相比,也不以他们为师。这句话表明袁枚对自己的才华有自信,他不愿意与平庸之辈相提并论,也不会向他们学习。

接下来,诗人说:“公道持论我最知”,意思是在公正的评价上,我最为了解。袁枚认为自己具备了公正的眼光和评判力,他能够准确地评价他人的才华和作品。

然后,袁枚说:“一代正宗才力薄”,指的是袁枚自己的才华虽然属于正统传承,但相对而言力量不足。袁枚自谦才华不如前辈,他认为自己在才华上还有进步的空间。

最后一句诗中提到了望溪文集和阮亭诗。望溪文集是袁枚的作品集,阮亭是袁枚的字。这句话意味着袁枚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达到阮亭(即自己)所期望的水平。

整首诗词传递了袁枚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自谦,他认识到自己的才华有限,但同时也自信地坚持独立的见解和评价标准。袁枚的诗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受到后人的赞赏和推崇。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拼音读音参考

fǎng yuán yí shān lùn shī sì shí èr shǒu xuǎn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

bù xiāng fěi bó bù xiāng shī, gōng dào chí lùn wǒ zuì zhī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yī dài zhèng zōng cái lì báo, wàng xī wén jí ruǎn tíng shī.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相关内容11:

吟剑

西江月

送虚白上人序

咏竹

蝶恋花(密州冬夜文安国席上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敲爻歌
    汉终唐国飘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测。纵横逆顺没遮栏,静则无为动是色。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
  • 好事近·咏梅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
  • 眼中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
  • 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
  • 穷边词二首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
  • 题隐雾亭
    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空卷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