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试明堂火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崔曙
2025-07-19

奉试明堂火珠

唐代  崔曙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奉试明堂火珠作者简介

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中晓发》、《缑(音gou沟)山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对雨送郑陵》等。其诗中“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等都是极佳的对句。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五)。

奉试明堂火珠翻译及注释

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诗词的中文译文:

献上明堂的火珠

庄严敞开重屋,高悬在空中的火珠。
夜晚双月齐圆,黎明后仅有一颗独立星辰。
天空的清明光芒难以熄灭,云朵高悬令人望而无法触及。
远远地知道太平盛世将至,国宝安置在名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明堂上悬挂的火珠,以及它所象征的美好时代。作者通过描绘火珠高悬在重屋之上,形象地表达了火珠的威严和庄重。夜晚的双月光辉满天,犹如火珠的明亮,而清晨时只有一颗独立的星辰,更加突出了火珠的独特和珍贵。

诗中提到天空的光芒无法熄灭,云朵高悬,似乎在预示着美好的未来。作者远远地感知到太平盛世即将到来,国宝也将安置在名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整首诗寓意深沉,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和期盼。通过对火珠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展示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追求。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示了唐代诗人崔曙的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奉试明堂火珠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shì míng táng huǒ zhū
奉试明堂火珠

zhèng wèi kāi chóng wū, líng kōng chū huǒ zhū.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yè lái shuāng yuè mǎn, shǔ hòu yī xīng gū.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tiān jìng guāng nán miè, yún shēng wàng yù wú.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yáo zhī tài píng dài, guó bǎo zài míng dōu.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相关内容11:

夜渡江

同李益伤秋

北风

秋夜

沐浴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王兵马使二角鹰
    悲台萧飒石巃嵸,哀壑杈桠浩呼汹。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角鹰翻倒壮士臂,将军玉帐轩......
  • 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
  •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 唐封泰山乐章·寿和
    皇祖严配,配享皇天。皇皇降嘏,天子万年。...
  • 晓发公安(数月憩息此县)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
  •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更惭衰朽质,南陌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