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飞云渡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7-24

飞云渡

宋代  林景熙  

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
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
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
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

飞云渡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飞云渡翻译及注释

《飞云渡》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烟稀少的荒县,以及在这个地方,帆影分隔南北,潮声承载着古今的变迁。诗人还描述了远处的断峰和僧塔,以及初升的太阳照耀在深远的海门上。最后,诗人以小立在芦苇间,感受微风的起伏,乘坐小船漂泊,动人心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人烟稀少的荒县给人一种寂静和孤独的感觉,与秋天的阴郁气氛相隔离。帆影分隔南北,象征着时空的分割,以及生活的分离和流动。潮声承载着古今的变迁,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

在诗中,断峰和僧塔远在远处,给人一种宁静和遥远的感觉,与深远的海门和初升的太阳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广阔,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小立在芦苇间,感受微风的起伏,乘坐小船漂泊,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和冒险的心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乘槎的旅人,展示了对未知的探索和追求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美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由、追求的向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沉思和情感的波动,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飞云渡拼音读音参考

fēi yún dù
飞云渡

rén yān huāng xiàn shǎo, dàn dàn gé qiū yīn.
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
fān yǐng fēn nán běi, cháo shēng biàn gǔ jīn.
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
duàn fēng sēng tǎ yuǎn, chū rì hǎi mén shēn.
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
xiǎo lì lú fēng qǐ, chéng chá dòng kè xīn.
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


相关内容11:

答柴主簿二首

寄周计院

春寒

孤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涉世
    甘苦炎凉已遍经,少年磨洗晚年成。脚行险处人都错,心放宽时事自明。阅世兴衰天有眼,随时消长水......
  • 谒严子陵祠
    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
  • 连云楼
    我心适无事,看云起南山。层檐接空影,而不碍往还。昔年凡鳞化,乘此青冥间。肤寸未膏物,黄埃满......
  • 妾薄命六首
    繁华随逝水,日暮朱楼空。哀哀徐州妾,事主不及终。空房辍膏沐,明妆欲谁容。春风燕子来,秋风燕......
  • 春院
    柳丝风紧雨痕乾,却怕双飞燕子寒。梨雪吹香春梦远,有人中酒隔帘看。...
  • 秦望山
    祖龙痴欲望长年,却遣君房渡海船。枉去蓬山觅丹药,桃源亦自有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