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南游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曹唐
2025-09-09

南游

唐代  曹唐  

尽兴南游卒未回,水工舟子不须催。
政思碧树关心句,难放红螺蘸甲杯。
涨海潮生阴火灭,苍梧风暖瘴云开。
芦花寂寂月如练,何处笛声江上来。

南游作者简介

曹唐,唐代诗人。字尧宾。桂州(今广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详。初为道士,后举进士不第。咸通(860~874)中,为使府从事。曹唐以游仙诗著称,其七律《刘晨阮肇游天台》、《织女怀牵牛》、《萧史携弄玉上升》等17首,世称"大游仙诗"。《唐才子传》称他"作《大游仙诗》50篇",则当有遗佚。其七绝《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尤为著名。

南游翻译及注释

《南游》

尽兴南游卒未回,
水工舟子不须催。
政思碧树关心句,
难放红螺蘸甲杯。

涨海潮生阴火灭,
苍梧风暖瘴云开。
芦花寂寂月如练,
何处笛声江上来。

中文译文:

玩得尽兴南方游却未归,
水师、船工们不必催促。
政务之思念,如碧树一般关心重,
难以将红砂螺舀作酒杯。

涨起的海潮,火光在熄灭,
苍梧地风暖和,瘴疠之云开始散开。
芦花寥寥,月光如练,
不知从江上哪里传来笛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南方游风景为主题,诗人曹唐通过婉约淡远的笔触,将南方的景色和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的开头,诗人用“尽兴南游卒未回”来描述自己玩得很尽兴,却还未返回。接着,他表现了城中市井的生活情景,水师和船工们在他心中已经有足够的责任感,所以不需要被催促以回来。

第二联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他提到“政思碧树关心句”,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时对国家和家乡的忧虑。他希望能尽兴南游,但思念的心情却使他难以放开自己,无法将红砂螺(象征酒杯)蘸于酒中,放松心情。

第三联通过“涨海潮生阴火灭,苍梧风暖瘴云开”这样的对比,描绘了南方的自然景色。海潮涨起,阳光被遮挡,火光在渐渐熄灭;而苍梧地的风却暖和,瘴疠之云也开始散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最后一联通过“芦花寂寂月如练,何处笛声江上来”展示了诗人对江上的归乡之音的渴望。芦花稀疏,月光如练,江上的笛声飘来,这一切都让诗人对故乡充满了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国家的忧虑与思念。诗人以自己游历南方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和北方政治的关切,以及对归乡的盼望。同时,通过南方优美的自然景色,提醒人们时时保持对家乡的念想。整首诗具有悲凉而深远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南游拼音读音参考

nán yóu
南游

jìn xìng nán yóu zú wèi huí, shuǐ gōng zhōu zǐ bù xū cuī.
尽兴南游卒未回,水工舟子不须催。
zhèng sī bì shù guān xīn jù,
政思碧树关心句,
nán fàng hóng luó zhàn jiǎ bēi.
难放红螺蘸甲杯。
zhǎng hǎi cháo shēng yīn huǒ miè, cāng wú fēng nuǎn zhàng yún kāi.
涨海潮生阴火灭,苍梧风暖瘴云开。
lú huā jì jì yuè rú liàn, hé chǔ dí shēng jiāng shàng lái.
芦花寂寂月如练,何处笛声江上来。


相关内容11:

吊造微上人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寄荐福寺栖白大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许棠及第归宣州
    雅调一生吟,谁为晚达心。傍人贺及第,独自却沾襟。宴别喧天乐,家归碍日岑。青门许攀送,故里接......
  • 别李参军
    王孙游不遇,况我五湖人。野店难投宿,渔家独问津。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静想青云路,还应寄......
  • 寄友生
    交情应不变,何事久离群。圆月思同步,寒泉忆共闻。雪霜松色在,风雨雁行分。每见人来说,窗前改......
  • 赠来进士鹏
    语玄人不到,星汉在灵空。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月明千峤雪,滩急五更风。此际若吟力,分将造......
  • 洛东兰若归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
  •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海风叶叶驾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锦诰凄凉遗去恨,玉箫哀绝醉离情。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