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乙丑重五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19

乙丑重五

宋代  陆游  

飞棹中流救屈平,俚歌宁复楚遗声?危冠更在门楣上,但觉萧敷与艾荣。

乙丑重五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乙丑重五翻译及注释

《乙丑重五》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飞棹中流救屈平,
划船行驶在急流中,拯救屈原的英雄;
俚歌宁复楚遗声?
愿那俚歌再次唱响楚国的遗音?
危冠更在门楣上,
危冠指的是屈原的冠冕,悬挂在门楣上;
但觉萧敷与艾荣。
只觉得萧敷与艾荣的事迹。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屈平与屈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楚国文化的追忆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

诗词以屈平为引子,通过描述划船救屈平的场景,表达了对屈平的敬佩和赞美。屈平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篇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作者用“飞棹中流”形象地描绘了屈平被困的危险境地,暗示了他的忠诚和勇敢。同时,作者也用“俚歌宁复楚遗声”表达了对楚国文化的思念和渴望,希望楚国的遗音能够再次回响。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危冠更在门楣上”,指的是屈原的冠冕被悬挂在门楣上,象征着他的崇高地位和不朽的精神。最后一句“但觉萧敷与艾荣”,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其他有杰出功绩的人物的敬佩,这里的萧敷和艾荣可能是指其他楚国的忠臣或英雄。

整首诗词通过对屈平和楚国文化的回忆和赞美,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传统的关心和珍视。同时,诗中蕴含了对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的讴歌,以及对英雄和文化遗产的尊重。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情感,寄托了对历史的敬意和对美好传统的追求。

乙丑重五拼音读音参考

yǐ chǒu zhòng wǔ
乙丑重五

fēi zhào zhōng liú jiù qū píng, lǐ gē níng fù chǔ yí shēng? wēi guān gèng zài mén méi shàng, dàn jué xiāo fū yǔ ài róng.
飞棹中流救屈平,俚歌宁复楚遗声?危冠更在门楣上,但觉萧敷与艾荣。


相关内容11:

夜坐庭中

暑雨萧萧滴夜长晓窗探借九秋凉

予初仕为宁德县主簿而朱孝闻景参作尉情好甚

夜闻橹声

读范文正潇洒桐庐郡诗戏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寒雨中偶赋
    鬓毛萧飒齿根浮,徂岁翩翩肯暂留?穷巷多泥谁问疾,空阶滴雨又经秋。自营可笑夸三窟,善守宁须筑......
  • 郭氏山林十六詠笙鹤亭
    茲山多异域,飞仙亦税驾。勿遣俗客来,恐妨笙鹤下。...
  • 五更读书示子
    近村远村鸡续鸣,大星已高天未明;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暮年於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
  • 自唐安徙家来和义出城迎之马上作
    身如林下僧,处处常寄包。家如梁上燕,岁岁旋作巢。岂惟人所怜,顾影每自嘲,眼看佳山水,不得结......
  •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
    玻璃春作江水清,紫玉箫如雏凤鸣。漏声不闻看灺烛,侠气未减欺飞觥。单车万里信有数,二年三过宁......
  • 艾如张
    锦膺绣羽名山鸡,清泉可饮林可栖;稻粱满野弃不啄,虽有奇祸无阶梯。东村西村烟雨晚,萧艾离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