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庐山真上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9-10

寄庐山真上人

唐代  李端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寄庐山真上人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寄庐山真上人翻译及注释

《寄庐山真上人》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僧无迹本难寻,
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
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
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
烟萝到地几重阴。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端致函给庐山的真上人,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向往。诗人认为真正的高僧难以寻觅,但是通过修行禅定可以使心境更加深远。诗人描述了庐山的美景,青草湖中看到五座老人的身影,白云山上有双重的树林,月光照耀下的潭水清澈透明,夜晚静谧中传来猿猴的声音,证明了修行者的心境已得到觉悟。诗人还夸赞了庐山谢公的禅修境地,烟雾笼罩的山脚下更加幽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和禅修的境界,展现了李端对高僧和修行的敬佩和向往之情。诗人通过描写庐山的景色,展示了自然与禅修的交融,以及修行者在安静中感悟到的道理。通过月明潭水、夜静猿声等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禅修境界的追求。

诗中的庐山真上人是一个象征,代表了高僧和禅修者的境界。诗人对庐山真上人的赞美和向往,体现了他对佛教修行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诗词韵味悠远,意境深远,展示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禅修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修行者的崇高评价。

寄庐山真上人拼音读音参考

jì lú shān zhēn shàng rén
寄庐山真上人

gāo sēng wú jī běn nán xún, gèng dé chán xíng qù zhuǎn shēn.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qīng cǎo hú zhōng kàn wǔ lǎo,
青草湖中看五老,
bái yún shān shàng sù shuāng lín.
白云山上宿双林。
yuè míng tán sè chéng kōng xìng, yè jìng yuán shēng zhèng dào xīn.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gèng shuō xiè gōng nán zuò hǎo, yān luó dào dì jǐ zhòng yīn.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相关内容11:

惜欢

润州送友人

晚夏逢友人

明妃怨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园书事寄卢纶
    种柳南江边,闭门三四年。艳花那胜竹,凡鸟不如蝉。嗜酒渐婴渴,读书多欲眠。平生故交在,白首远......
  • 送永阳崔明府
    古国群舒地,前当桐柏关。连绵江上雨,稠叠楚南山。沙馆行帆息,枫洲候吏还。乘篮若有暇,精舍在......
  • 送余赞善使还赴薛尚书幕
    音书不可论,河塞雪纷纷。雁足期苏武,狐裘见薛君。城池通紫陌,鞍马入黄云。远棹漳渠水,平流几......
  • 感怀题从舅宅
    郄家庭树下,几度醉春风。今日花还发,当时事不同。流言应未息,直道竟难通。徒遣相思者,悲歌向......
  •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钱起诗)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只在丹青意,凌云也......
  • 泉
    泉,泉。色净,苔鲜。石上激,云中悬。津流竹树,脉乱山川。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太液并归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