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9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宋代  苏轼  

人事无涯生有涯,逝将归钓汉江槎。
乘桴我欲従安石,遁世谁能识子嗟。
日上红波浮碧巘,潮来白浪卷青沙。
清谈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翻译及注释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事无涯生有涯,
逝将归钓汉江槎。
乘桴我欲従安石,
遁世谁能识子嗟。
日上红波浮碧巘,
潮来白浪卷青沙。
清谈美景双奇绝,
不觉归鞍带月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轼对人生无常和追求自由的思考。诗人感慨人生的无限广阔,但也有自己的有限存在,最终将归于尘土。他比喻自己像是乘坐着一艘小船顺流而下,即将回归汉江之中垂钓。苏轼表达了对安石的景仰,想要像他一样远离尘嚣、遁世隐居。然而,他也深感自己的遁世之志,有几人能够真正理解呢?诗中描绘了日出时红色的波浪浮现在青山之巅,潮水涌来时白浪滚滚卷起青沙。清谈和美景成为双重的奇景,不知不觉中,诗人已经驭着马匹,带着月华归来。

赏析:
苏轼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描绘人生的无限与有限、追求自由与隐逸,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中的汉江槎象征着归途,表达了人生的有限性和不可避免的归宿。诗人对安石的景仰,体现了他对自由和遁世的向往,但又深知自己的志向并不被众人所理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融合,展示了清谈和美景交织出的动人画面。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呈现出苏轼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感悟,同时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chén hǎi zhōu chéng chá tíng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rén shì wú yá shēng yǒu yá, shì jiāng guī diào hàn jiāng chá.
人事无涯生有涯,逝将归钓汉江槎。
chéng fú wǒ yù cóng ān shí, dùn shì shuí néng shí zi jiē.
乘桴我欲従安石,遁世谁能识子嗟。
rì shàng hóng bō fú bì yǎn, cháo lái bái làng juǎn qīng shā.
日上红波浮碧巘,潮来白浪卷青沙。
qīng tán měi jǐng shuāng qí jué, bù jué guī ān dài yuè huá.
清谈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相关内容11:

次韵舒教授寄李公择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陆龙图诜挽词

三朵花

陌上花三首(并引)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春光
    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 迁居(有引)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
  • 诗二句
    但令有妇如康子,安问生儿比仲谋。...
  • 西湖寿星院此君轩
    卧听谡谡碎龙鳞,俯看苍苍立玉身。一舸鸱夷江海去,尚余君子六千人。...
  • 欲往湖州,见孙莘老,别公辅、希元、彦远、
    秋来欲见紫髯翁,待得梅花细萼红。记取上元灯火夜,道人犹在水晶宫。...
  • 寄刘孝叔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