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重寄一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6

重寄一首

宋代  苏轼  

凛然高节照时人,不信微官解浼君。
蒋济谓能来阮籍,薛宣直欲吏朱云。
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
乞取千篇看俊逸,不将轻比鲍参军

重寄一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重寄一首翻译及注释

《重寄一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凛然高节照时人,
不信微官解浼君。
蒋济谓能来阮籍,
薛宣直欲吏朱云。
好诗冲口谁能择,
俗子疑人未遣闻。
乞取千篇看俊逸,
不将轻比鲍参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文学才华的追求和对时代境遇的思考。他在诗中提到了凛然高节,指的是追求高尚品德和道德行为的人。苏轼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受到时人的赏识,而不是被轻视。他举了一些历史上的例子,如蒋济赞美阮籍的才华,薛宣想要任命朱云为官,暗示了才能应该被重视。

接下来,苏轼提到了好诗如何能够冲破世俗的限制,但世俗之人却对才能持怀疑态度,还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真谛。他希望能够看到许多优秀的诗篇,以欣赏其中的卓越之处,而不是轻易地将其与鲍参军相比较。

赏析:
《重寄一首》展示了苏轼对于文学才华和人才的推崇。他认为真正有才华的人应该受到重视,而不应该因为微小的官职而被忽视。诗中的例子显示了历史上一些被赞美的人才,暗示了苏轼对于自己才华的期待。

苏轼还表达了对于世俗眼光的批判。他认为好诗应该超越世俗的限制,但世俗之人却无法理解其中的价值。他希望能够阅读更多的优秀诗篇,以欣赏其中的卓越之处,而不是轻易将其与其他人相比较。

这首诗词充满了苏轼对于文学才华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展示了他对于才能的追求和对于世俗眼光的不屑。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抒发了苏轼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人应该受到重视和赏识的观点,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于优秀作品的欣赏。

重寄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zhòng jì yī shǒu
重寄一首

lǐn rán gāo jié zhào shí rén, bù xìn wēi guān jiě měi jūn.
凛然高节照时人,不信微官解浼君。
jiǎng jì wèi néng lái ruǎn jí, xuē xuān zhí yù lì zhū yún.
蒋济谓能来阮籍,薛宣直欲吏朱云。
hǎo shī chōng kǒu shuí néng zé, sú zǐ yí rén wèi qiǎn wén.
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
qǐ qǔ qiān piān kàn jùn yì, bù jiāng qīng bǐ bào cān jūn
乞取千篇看俊逸,不将轻比鲍参军


相关内容11:

慈云四景娑罗树

寄题梅宣义园亭

残句东家近新富

赠王寂

端砚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陶咏三良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贤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我岂犬马哉,从君求......
  • 答吕梁仲屯田
    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吕梁地名。)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黄河西来初不......
  • 次韵李公择梅花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天公非不怜,听饱即......
  • 留题兰皋亭
    雪后东风未肯和,扣门迁客夜经过。不知旧竹生新笋,但见清伊换浊河。无复往来乘下泽,聊同笑语说......
  • 潮中观月
    璃玻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一尘不向山中住,万象都从物......
  • 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
    空翠娱人意自还。明窗一榻共秋闲。会知名利不到处,定把清觞属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