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随师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商隐
2025-09-08

随师东

唐代  李商隐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随师东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随师东翻译及注释

《随师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征过程中见到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对前朝玄菟郡的怀念之情。

诗词中的“东征日调万黄金”指的是朝廷调拨大量黄金用于东征战争。而“几竭中原买斗心”则暗示了朝廷为了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诗中提到了马谡与孙歆两位历史人物。马谡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将领,因为作战失利被刘备处刑。而孙歆则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他在战争中屡次获胜,所以捷报一直都能送到他的手中。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军令传达的速度的差异。

诗中还出现了鸑鷟和鸱鸮这两种鸟的比喻。鸑鷟巢阿阁指的是在宫阙的高处筑巢,而鸱鸮在泮林指的是在泮池的林木间栖息。诗人用这两种鸟的不同栖息地来比喻前朝和如今的时代,抒发了对前朝辉煌的怀念之情。

诗的结尾提到了玄菟郡。玄菟郡是唐朝时期的边塞重镇,也是唐太宗拓边的重要据点。诗人以“积骸成莽阵云深”的形象来描绘玄菟郡,表达了对这个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一片废墟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时代的变迁。通过对马谡和孙歆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军令传达速度的怀疑和对功绩的称赞。最后以玄菟郡为象征,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乱世的沉痛感叹。

随师东拼音读音参考

suí shī dōng
随师东

dōng zhēng rì diào wàn huáng jīn, jǐ jié zhōng yuán mǎi dòu xīn.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jūn lìng wèi wén zhū mǎ sù,
军令未闻诛马谡,
jié shū wéi shì bào sūn xīn.
捷书惟是报孙歆。
dàn xū yuè zhuó cháo ā gé, qǐ jiǎ chī xiāo zài pàn lín.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kě xī qián cháo xuán tù jùn, jī hái chéng mǎng zhèn yún shēn.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相关内容11:

言怀

华清宫

送人归吴兴

筹笔驿(余为蜀从事,病武侯非王佐才,因有是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崔珦入朝
    书剑功迟白发新,强登萧寺送归秦。月斜松桂倚高阁,明夜江南江北人。...
  • 崇山郡
    地尽炎荒瘴海头,圣朝今又放驩兜。交州已在南天外,更过交州四五州。...
  • 随州献李侍御二首
    彩笔曾专造化权,道尊翻向宦途闲。端居有地唯栽药,静坐无时不忆山。德望旧悬霄汉外,政声新溢路......
  • 送敡法师
    度岁不相见,严冬始出关。孤烟寒色树,高雪夕阳山。瀑布寺应到,牡丹房甚闲。南朝遗迹在,此去几......
  • 秋夜与友人宿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
  • 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月沉高岫宿云开,万里归心独上来。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泷分桂岭鱼难过,瘴近衡峰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