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戎昱
2025-07-18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唐代  戎昱  

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作者简介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翻译及注释

诗词《秋月(一作江城秋夜)》表达了秋天的宁静与寂寥,以及人与月亮的情感对比。

中文译文:

江干入夜杵声秋,
夜晚江畔传来捣米的声音,它在秋天显得特别明显,
百尺疏桐挂斗牛。
高耸入云的桐树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

思苦自看明月苦,
思考自己的痛苦,看着明亮的月亮会感到苦闷,
人愁不是月华愁。
人之所以忧愁,并不是因为月光本身的愁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江城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表达人的情感,展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孤寂和忧伤。

诗中的江干入夜杵声秋一句,通过描写捣米的声音,提醒人们秋天已经来临,夜晚的寂静中透露出一丝深沉。

百尺疏桐挂斗牛一句描绘了高大的桐树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宁静的氛围。

思苦自看明月苦一句把人的思考痛苦与看月亮的苦闷进行对比,给人一种无法摆脱痛苦的感受。

人愁不是月华愁一句则直接表达了人之所以忧愁,并不是因为月光本身的愁苦,而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寂寥,同时通过对人与月亮的对比,展现出人的情感与痛苦。诗中的意象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拼音读音参考

qiū yuè yī zuò jiāng chéng qiū yè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jiāng gān rù yè chǔ shēng qiū, bǎi chǐ shū tóng guà dǒu niú.
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
sī kǔ zì kàn míng yuè kǔ, rén chóu bú shì yuè huá chóu.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相关内容11:

游石涧寺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奉献兼呈李裴相公

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

咸阳送房济侍御归太原幕(昔尝与济同游此邑)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华清宫感旧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辇前月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灰。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
  •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积涨在三秋,混成非......
  • 圆灵水镜
    凤池开月镜,清莹写寥天。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悬。菱花凝泛滟,桂树映清鲜。乐广披云日,山涛卷......
  • 相思河
    谁把相思号此河,塞垣车马往来多。只应自古征人泪,洒向空洲作碧波。...
  • 宫词三十首(存二十七首)
    白人宜著紫衣裳,冠子梳头双眼长。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
  • 谪居悼往二首
    邑邑何邑邑,长沙地卑湿。楼上见春多,花前恨风急。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牛衣独自眠,谁哀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