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栖禅共竹松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逯昶
2025-07-22

栖禅共竹松

明代  逯昶  

花时曾惜别,菊候又相逢。
落日深山道,清风古寺钟。
往来非定迹,彼此是衰容。
何日随师去,栖禅共竹松

栖禅共竹松翻译及注释

《简泽雨田》是明代逯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花时曾惜别,
菊候又相逢。
落日深山道,
清风古寺钟。
往来非定迹,
彼此是衰容。
何日随师去,
栖禅共竹松。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词以四句两联的形式,描绘了不同季节的变迁和人物的相遇。

首先,作者提到了花时曾惜别,菊候又相逢。这里花时和菊候分别代表春天和秋天,两个季节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曾经在花开时与某人分别,而在菊花盛开的季节,又与这个人重逢。通过描写季节的更迭,诗人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和人事的变化。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落日深山道,清风古寺钟。这里深山和古寺代表了宁静和寂静,而落日和清风则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这些景物的描绘使得诗词中融入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第三句往来非定迹,彼此是衰容,表达了人们在往来中逐渐衰老和变迁的现实。往来非定迹暗指人们的行动和轨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彼此是衰容则意味着相互之间的容颜也逐渐老去。这一句揭示了人事无常和光阴易逝的主题。

最后两句何日随师去,栖禅共竹松,表达了作者渴望随着师傅一起修行,与师傅共同在竹林和松树下修禅的愿望。这里的竹松象征着宁静和长寿,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追求精神的寄托和永恒的安宁。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思考。同时,诗词中还融入了对宁静和修行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追求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世事无常和人生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栖禅共竹松拼音读音参考

jiǎn zé yǔ tián
简泽雨田

huā shí céng xī bié, jú hòu yòu xiāng féng.
花时曾惜别,菊候又相逢。
luò rì shēn shān dào, qīng fēng gǔ sì zhōng.
落日深山道,清风古寺钟。
wǎng lái fēi dìng jī, bǐ cǐ shì shuāi róng.
往来非定迹,彼此是衰容。
hé rì suí shī qù, qī chán gòng zhú sōng.
何日随师去,栖禅共竹松。


相关内容11:

阴藓护危栈

一径林木静

怜我足力逞

舍舟入苍翠

嗟哉二三子


相关热词搜索:栖禅共竹松
热文观察...
  • 半山残照独回舟
    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
  • 一片闲云任去留
    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
  • 水屋风帘余晚兴
    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
  • 何日随师去
    花时曾惜别,菊候又相逢。落日深山道,清风古寺钟。往来非定迹,彼此是衰容。何日随师去,栖禅共......
  • 彼此是衰容
    花时曾惜别,菊候又相逢。落日深山道,清风古寺钟。往来非定迹,彼此是衰容。何日随师去,栖禅共......
  • 往来非定迹
    花时曾惜别,菊候又相逢。落日深山道,清风古寺钟。往来非定迹,彼此是衰容。何日随师去,栖禅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