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成语 >略识之无意思及出处_略识之无成语解释
2025-07-21

略识之无

拼音:lüè shí zhī wú

成语解释: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识字不多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近义词: 略知皮毛 »、略知一二 »
反义词: 学富五车 »
成语例子: 丰子恺《告缘缘堂在天之灵》:“以最廉价广销各地,使略识之无的中国人都能了解。”

词语分开解释

之无 : 1.之字与无字。 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略识之无是什么意思

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生下来七个月时,就认得"之"﹑"无"两个字,百试不误。事见《新唐书.白居易传》。后遂称稍为认得几个字,读过几天书的人为"略识之无"。 国语辞典

唐代诗人白居易生六、七个月时,即可辨识之、无二字,百试不差。见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后用略识之无来指人识字不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斑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因为艳羡那些斗方名士,要跟著他学,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略识之无的网络解释

略识之无

略识之无,这成语的意思是说,“所以后来人们在谦逊地称说自己所识别的东西不多抑或知识有限时,便往往会用上这典故,说是‘略识之无’。”其原典则出于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略识之无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波属云委

心荡神驰

左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滔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神摇意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咸与维新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指一切除旧更新。 成语出处: 《尚书 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
  • 蜚英腾茂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蜚:同“飞”。英:指名声。茂:指实际。指人的名声与事业日益昌盛。亦作“飞......
  • 大彻大悟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
  • 殚思极虑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策头》一:“殚......
  • 鸡皮鹤发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成语出处: 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
  • 出鬼入神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谓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成语出处: 唐宋之问《嵩山天门歌》:“松移岫转,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