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ào shū dài
成语解释: |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
---|---|
成语出处: | 《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显示自己 |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掉文袋 |
成语例子: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旗人掉书袋,有时不伦不类,王有龄倒真的好笑了。” |
词语分开解释
书袋 : 1.装书卷﹑文件的口袋。唐王起有《獭皮书袋赋》。见《文苑英华》卷一○六。 2.金大定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舆服志下》。 3.指古书词句。
掉 : 掉diào落下:掉泪。减损,消失:掉色。掉价儿。遗失,遗漏:这一行掉了两个字。回转(zhu僴 ) 详细>>
掉 : 掉diào落下:掉泪。减损,消失:掉色。掉价儿。遗失,遗漏:这一行掉了两个字。回转(zhu僴 ) 详细>>
掉书袋是什么意思

比喻说话、写文章爱引用古书词句,以显示有学问
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南唐书·彭利用传》
国语辞典讥笑人喜欢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的毛病。《十国春秋.卷三二.南唐.彭利用传》:「对家人稚子,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谭,俗谓之掉书袋。」也作「调书袋」。
掉书袋的网络解释
掉书袋,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卖弄才学。现在常常称那些说话好引经据典、卖弄学问的人为“掉书袋”。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掉书袋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申祸无良
文无加点
纸笔喉舌
没世不忘
片鳞残甲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