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纳兰性德
2025-07-27

浣溪沙

清代  纳兰性德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浣溪沙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浣溪沙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是清代文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山野中行走的情景,并抒发了作者对古今幽恨不尽的悲凉情感。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

赏析:
1. 诗人运用了独特的景物描写手法,通过"云山"、"北风"、"晚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山野的冷清和萧瑟之美。

2. 诗中的"深秋远塞若为情"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塞外的苍凉景色的感伤。这句话既描绘了秋天远方戍垒的凄凉景象,又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思考和对古代战乱的悲愤。

3. "古今幽恨几时平"一句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悲剧和人间疾苦的思考,表明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这是一种对于人生和历史无常的反思,凸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遭遇的痛心与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山野的凄凉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它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展现了他深沉的思想和文学才华。

浣溪沙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shēn xiàng yún shān nà pàn xíng.
身向云山那畔行。
běi fēng chuī duàn mǎ sī shēng.
北风吹断马嘶声。
shēn qiū yuǎn sāi ruò wéi qíng.
深秋远塞若为情。
yī mǒ wǎn yān huāng shù lěi, bàn gān xié rì jiù guān chéng.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gǔ jīn yōu hèn jǐ shí píng.
古今幽恨几时平。


相关内容11:

九曲棹歌

气出唱

菩萨蛮

好了歌注

浪淘沙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更漏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
  • 蝶恋花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
  •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
  • 无题
    秋千荡舞腰肢嫩,窈窕娇娜与云平。咯咯笑声郎仰面,竹林深处唤小名。...
  • 情诗其七
    竟日冥思绝妙相,碧落黄泉两茫茫。?奈何红颜一时现,不需枯坐与焚香。...
  • 题《呐喊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