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赤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周
2025-07-26

赤壁

宋代  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赤壁作者简介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赤壁翻译及注释

《赤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帐前斫案决大议,
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
周郎焉敢破王师。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场景。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刘备和孙权。诗词开头的"帐前斫案决大议"意味着在军帐中,领导者们在研讨如何应对曹操的进攻。"斫案"意指重拍案子以示决定,"决大议"则表示做出重要决策。

接下来的句子"赤壁火船烧战旗"描绘了赤壁之战中孙权的策略。赤壁之战中,孙权利用火攻的计策,派出火船烧毁曹操的战旗,造成混乱和恐慌,为孙刘联军取得胜利创造了机会。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孙权智谋的赞赏和敬佩。

最后两句"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表达了对曹操的讽刺。"曹瞒"指的是曹操,"忠汉室"指代汉朝的皇室。诗词表达了如果曹操真的效忠于汉室,那么周瑜又怎敢破坏曹操的战斗计划呢?这是对曹操自私和不忠诚的批评。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展现了作者对孙权智谋和曹操虚伪的思考。它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忠诚和智慧的崇高追求。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诗词引发读者对忠诚、智谋和历史意义的思考,并赋予了这段历史以永恒的艺术价值。

赤壁拼音读音参考

chì bì
赤壁

zhàng qián zhuó àn jué dà yì, chì bì huǒ chuán shāo zhàn qí.
帐前斫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
ruò shǐ cáo mán zhōng hàn shì, zhōu láng yān gǎn pò wáng shī.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相关内容11:

戒事魔十诗

金陵览古·东山

鹧鸪天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句
    江城卖药常将鹤,古寺看碑不下驴。...
  • 西山桐十咏·桐栽
    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所得从野人,移来自乔岳。节凝叶尚秘,根疏土自剥。匪为待篱鷃,庸将栖......
  • 在紫霄夫人席上作
    昔时训子西可上,汉使经过问妾缘。自到仙山不知老,凡间唤作几千年。...
  • 水龙吟 翟端甫寿日十月一日 为孙歌男在
    胜游漫说山阴,算来不及山阳好。七贤林下,一时人物,何如安道。况有奇才,纵横笔阵,千军独扫。......
  • 鹧鸪天 以上强村丛书本用汪鱼亭藏钞庄靖先
    丧乱o来少睡眠。ooo榻又留连。那堪又下潇潇雨,可柰无秋薄薄田。ooo,o残年。眼前戈戟尚......
  • 发于湖
    断岸收潢潦,苍烟出翠微。众帆争鹁港,孤塔认枭矶。万事皆前定,重来悟昨非。此身縻薄爵,何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