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洞仙歌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朱彝尊
2025-09-07

洞仙歌

清代  朱彝尊  

洞仙歌  

仲冬二七,算良期须果。
若再沉吟甚时可。
况熏炉渐冷,窗烛都灰,难道又各自抱衾闲坐。
银湾桥已就,冉冉行云,明月怀中半霄堕,归去忒匆匆,软语丁宁,第一怕,袜罗尘涴。
料消息青鸾定应知,也莫说今番,不曾真个。

洞仙歌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洞仙歌翻译及注释

译文:
《洞仙歌·仲冬二七》
仲冬二十七,算得是好时节果实成熟。如果再沉思良久,就能得到答案。况且熏炉逐渐冷却,窗户上的烛光已熄灭,难道我们又各自拥抱着被子坐闲。银湾桥已经修好,行云冉冉,明月从天上半空坠落,匆匆归去,轻声细语,最怕的是,袜子沾上尘土。我猜青鸾(神鸟)定会知道消息,但也不要说这次的事情,未必是真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朱彝尊的《洞仙歌》中的一篇,以描绘仲冬时节的景象和一些含蓄的情感为主题。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命运和未来的疑虑。

首先,诗人提到仲冬二七,表示此时正值冬季的末尾,此时果实成熟,可以理解为一种希望和收获的象征。然而,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抉择和困惑时,却需要再次沉思片刻,才能找到答案。这暗示了诗人对决定的谨慎和内心的纠结。

接着,诗人以冷炉和熄灭的烛光来形容环境的冷清,暗示了孤独和寂寞之感。他描述自己和他人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被子坐着,似乎是在描绘一个冷漠和疏离的场景。

诗中引用了银湾桥修好、行云和半空坠落的明月,这些景象给人一种变化和流动的感觉。诗人可能是借景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命运不可掌控的感叹,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青鸾,这是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消息的传递。诗人猜测青鸾应该会知道一些消息,但他又告诫自己不要随意传播,因为这次的事情可能并不是真实的。这句话可能是诗人对传闻和八卦的态度的反思,也可以理解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谨慎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命运和未来的思考和疑虑。诗人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启示和思考空间。

洞仙歌拼音读音参考

dòng xiān gē
洞仙歌

zhòng dōng èr qī, suàn liáng qī xū guǒ.
仲冬二七,算良期须果。
ruò zài chén yín shén shí kě.
若再沉吟甚时可。
kuàng xūn lú jiàn lěng, chuāng zhú dōu huī, nán dào yòu gè zì bào qīn xián zuò.
况熏炉渐冷,窗烛都灰,难道又各自抱衾闲坐。
yín wān qiáo yǐ jiù, rǎn rǎn xíng yún, míng yuè huái zhōng bàn xiāo duò, guī qù tè cōng cōng, ruǎn yǔ dīng níng, dì yī pà, wà luó chén wò.
银湾桥已就,冉冉行云,明月怀中半霄堕,归去忒匆匆,软语丁宁,第一怕,袜罗尘涴。
liào xiāo xī qīng luán dìng yīng zhī, yě mò shuō jīn fān, bù céng zhēn gè.
料消息青鸾定应知,也莫说今番,不曾真个。


相关内容11:

柳枝词十三首

赠赵六贞固

双调·夜行船

清江引

浣溪沙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已亥杂诗 6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
    明月何皎皎。垂櫎照罗茵。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君非青云逝。飘迹事......
  • 己亥杂诗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 咏怀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反顾望......
  • 华阳吟三十首
    移将北斗过南辰,两手双擎日月轮。飞趁崑崙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
  • 梅花 十五
    明洁众所忌,难与群芳时,怀贞岁华晚,只有天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