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榴花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魏万
2025-09-11

榴花洞

唐代  魏万  

江山巧秀入禅扃,四望仙源画未真。
万疊好峰侵碧落,一条流水隔红尘。
润边鹿迹知何代,洞口榴花镇似春。
自恨声名尚牵锁,无因长对社中人。

榴花洞作者简介

魏万,尝居王屋山,号王屋山人,后改名魏颢,是盛唐诗人李颀的晚辈朋友。上元初登第。初遇李白于广陵,白曰:"尔后必著大名于天下。"因尽出其文,命集之。其还王屋山也,白为之序,称其爱文好古。

榴花洞翻译及注释

《榴花洞》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魏万。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榴花洞

江山巧秀入禅扃,
四望仙源画未真。
万疊好峰侵碧落,
一条流水隔红尘。
润边鹿迹知何代,
洞口榴花镇似春。
自恨声名尚牵锁,
无因长对社中人。

译文:
红榴花洞,
江山的美丽和灵秀进入了禅房的门扉。
四面望去,仙源的景色如同画卷般还未真实呈现。
层层叠叠的峰峦侵入碧蓝的天空,
一条流水将人间尘世隔绝。
湿润山边的鹿踪知晓何代,
洞口的榴花宛如春天的镇守。
自我懊悔声名的束缚,
无缘与社会中的人长久相对。

诗意:
《榴花洞》描绘了一幅山水禅境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世俗名利束缚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他在诗中描述了山川秀美、峰峦叠翠的景色,以及清澈流水和盛开的榴花,这些自然景观成为他远离红尘的避世之所。诗人并自责自己的声名牵绊,渴望能够与社会中的人长久相对,但却无法实现。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禅境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禅境宁静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厌恶,而禅境则成为他追求内心宁静的归宿。榴花的描写象征着春天和繁荣,洞口的榴花更是将山水禅境与红尘的喧嚣隔绝开来。诗人在最后的两句中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懊悔和无奈,他希望能够与社会中的人长久相对,但命运却无法如愿。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禅境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榴花洞拼音读音参考

liú huā dòng
榴花洞

jiāng shān qiǎo xiù rù chán jiōng, sì wàng xiān yuán huà wèi zhēn.
江山巧秀入禅扃,四望仙源画未真。
wàn dié hǎo fēng qīn bì luò, yī tiáo liú shuǐ gé hóng chén.
万疊好峰侵碧落,一条流水隔红尘。
rùn biān lù jī zhī hé dài, dòng kǒu liú huā zhèn shì chūn.
润边鹿迹知何代,洞口榴花镇似春。
zì hèn shēng míng shàng qiān suǒ, wú yīn zhǎng duì shè zhōng rén.
自恨声名尚牵锁,无因长对社中人。


相关内容11:

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繁城魏受禅台

来燕堂联句

东皇太一词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偶成
    力振前文觉道孤,耻同流辈论荣枯。动非仁义何如静,得见机关不似无。孔孟也宜轻管晏,臯夔未必失......
  • 句
    门前碧浪家家海,树上青山寺寺云。...
  • 金乡张氏园亭
    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陵隐士瓜。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
  • 奉和喜雪应制
    山兼州表奇贶,閟竹应遐巡。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姑峰映仙质,郢路......
  • 句
    对面好峰横翠幕,绕城垂柳拂清涟。...
  • 再游园亭
    一夜春膏涨碧溪,水滨沙际润无泥。幽人绿野临江曲,太守红旗转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