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向子諲
2025-07-17

浣溪沙

宋代  向子諲  

浣溪沙  

乐在烟波钓是闲。
草堂松桂已胜攀。
梢梢新月几回弯。
一碧太湖三万顷,屹然相对洞庭山。
况风浪起且须还。

浣溪沙作者简介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浣溪沙翻译及注释

诗词:《浣溪沙》
作者:向子諲
朝代:宋代

乐在烟波钓是闲,
草堂松桂已胜攀。
梢梢新月几回弯,
一碧太湖三万顷,
屹然相对洞庭山。
况风浪起且须还。

中文译文:
我喜欢在烟波中垂钓,这是一种闲适的事情。
草堂里的松树和桂花已经长得比我能攀爬的还要高。
新月弯弯地几次升起落下,
太湖一片碧蓝,面积达三万顷,
它与洞庭山对峙,伫立不动。
而且,即使风浪起来,也要及时归还。

诗意和赏析:
《浣溪沙》是宋代诗人向子諲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闲适心情为主题。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烟波中垂钓的乐趣,表达了对自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他将自家的草堂与高耸的松树、香气四溢的桂花相对比,显示出他对清净环境和美丽自然的追求。

诗中的新月是一个象征,它的弯曲和升落,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化。太湖的壮丽和辽阔,与洞庭山相对立,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宏大。诗人用这种对比来突出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恢弘,以及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况风浪起且须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无论遇到风浪的起伏,诗人都要及时结束垂钓,回归自然的秩序。这种态度体现了对自然的敬重和谦卑,在自然面前,人类应该保持谦逊和顺应。

总的来说,《浣溪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闲适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的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和意境。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浣溪沙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lè zài yān bō diào shì xián.
乐在烟波钓是闲。
cǎo táng sōng guì yǐ shèng pān.
草堂松桂已胜攀。
shāo shāo xīn yuè jǐ huí wān.
梢梢新月几回弯。
yī bì tài hú sān wàn qǐng, yì rán xiāng duì dòng tíng shān.
一碧太湖三万顷,屹然相对洞庭山。
kuàng fēng làng qǐ qiě xū hái.
况风浪起且须还。


相关内容11:

咏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清心镜 赠马先生
    好爽利,好豁畅。坐卧住行,逍遥坦荡。细寻思、名利之人,怎知此味况。向闲中,搜修养。锻炼一颗......
  • 有感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除夕感怀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
  • 蝶恋花 春正月八日,借榻刘氏楼居,翌日早
    冰褪铅华临雪径。竹外清溪,拂晓开妆镜。银烛铜壶斜照影。小楼遮断江云冷。香透罗帏春睡醒。如许......
  • 望江南 鸣鹤馀音卷之二
    山中好,秋景不凄凉。白酒黄鸡新稻熟,紫茱金菊有清香。橘绿满林霜。凉月白,松桧郁苍苍。但见村......
  • 梅花
    梦绕寒山月下村,一枝相对夜开樽。繁华味短宜中酒,攀折人多好闭门。风信严时清有骨,尘缘空后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