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江间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潘大临
2025-09-07

江间作

宋代  潘大临  

怀古  

落日春江上,无人倚杖时。
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
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
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

江间作作者简介

潘大临(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宋代江西派诗人,湖北黄州(今属黄冈市)人,字邠老,一字君孚,潘鲠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与弟潘大观皆以诗名。善诗文,又工书,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

江间作翻译及注释

《江间作》是宋代诗人潘大临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落日春江上,
无人倚杖时。
私蛙鸣鼓吹,
官柳舞腰支。
猎远频翻臂,
渔深数治丝。
我犹无彼是,
风岂有雄雌。

译文:
夕阳下春江流淌,
无人倚着杖休息。
私自的蛙儿鸣叫吹奏,
官方的柳树摇曳腰肢。
远处的猎人频繁挥动臂膀,
深水中的渔夫屡次调整渔线。
我仍然不能理解彼此的差异,
风又何必分男女。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春江景色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江间景色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落日春江上,形象地描述了夕阳下江水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无人倚杖时,暗示诗人独自一人在江边思考,抒发了孤独和寂寞之情。

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通过对蛙声和柳树摇曳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私蛙和官柳的对比,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差异,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同身份和角色。

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描绘了远处的猎人挥动臂膀和渔夫调整渔线的场景。这些描写突出了人们在江间的生活和劳作,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最后两句“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界限的思考。诗人认为自己无法理解彼此的差异,认为风并无男女之分,暗示了对界限和身份的思考和质疑。

赏析:
《江间作》通过对江间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身份的思考。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江水、蛙声、柳树、猎人和渔夫等元素,给人以丰富的视听感受。诗中的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该诗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展示了宋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洞察力。通过阅读和品味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江间景色的美丽,同时也引发对人生和身份的深思。

江间作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jiàn zuò
江间作

luò rì chūn jiāng shàng, wú rén yǐ zhàng shí.
落日春江上,无人倚杖时。
sī wā míng gǔ chuī, guān liǔ wǔ yāo zhī.
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
liè yuǎn pín fān bì, yú shēn shù zhì sī.
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
wǒ yóu wú bǐ shì, fēng qǐ yǒu xióng cí.
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


相关内容11:

仁宗皇帝挽诗二首

送王觉往东方红农场

酬和苏梦得运使

球鞋

画兰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次韵和酬
    山风亦会山人意,卷尽天纷扫雪花。明月当楼情已兴,碧云落纸句还佳。天威忽应通物,仙侣相便合姓......
  • 诗一首
    妄作非吾事,罢官饥尔曹。此心常去住,何日遂孤高。雁伴乌疮脱,蝇营狗跛劳。不如张仲蔚,门外长......
  • 寄保暹师
    吟会失秋期,荒山寄病时。客髭生日早,丛木落青迟。渴狖窥莎井,阴虫占菊篱。归心何以见,霜月下......
  • 立春有怀
    十千呼酒醉长安,犹记年时客裹欢。有约南山南畔去,只挑野菜当春盘。...
  • 河阳秋思六首
    自古悲秋物,多伤黯黯魂。鱸鱼轻客臣,纨扇感君恩。颍濑寒明野,嵩云侧露村。此中知止地,归去掩......
  • 即事
    住依溪口破残村,身伴渔樵不见寻。坐对秋阴晚萧瑟,风吹败叶入廓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