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ù zhēng kǒu dāi
成语解释: | 亦作“目瞪口呆”。 |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状语;指吃惊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目定口呆 »、目瞪口呆 »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 » |
成语例子: | 众人看了,惊得目睁口呆,伸了舌头,收不进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
目睁口呆是什么意思

两眼睁大,张口结舌。形容受惊而发愣的样子。亦作“目定口呆”
国语辞典受到意外惊吓,致神态惊呆。《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吓得吴教授目睁口呆,罔知所措。」《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思厚一见,神魂散乱,目睁口呆。」也作「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目睁口呆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悬鼓待椎
犟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贪多务得
文人无行
言多伤幸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