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方干
2025-09-04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唐代  方干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
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
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作者简介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文战偶未胜,
无令移壮心。
风尘辞帝里,
舟楫到家林。
过楚寒方尽,
浮淮月正沈。
持杯话来日,
不听洞庭砧。

诗意:
此诗为方干送行好友喻坦之出使江东归来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送别的情景和诗人对友人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意。首句“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表达了友人在任职期间未能有所成就,但诗人希望他不要动摇壮志,继续奋斗。第二句“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描绘了友人辞别都城的情景,独自乘船回到家乡的深山中。第三句“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描述了友人在归途中经过了寒冷的楚国,并且月亮也即将落下。最后一句“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诗人举杯与友人共饮,勉励他不要过于关注洞庭湖畔的渔人声击鼓之声,而是应该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给人一种安静而深远的感觉。诗中蕴含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为理想追求而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ù tǎn zhī xià dì hái jiāng dōng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wén zhàn ǒu wèi shèng, wú lìng yí zhuàng xīn.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
fēng chén cí dì lǐ, zhōu jí dào jiā lín.
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
guò chǔ hán fāng jǐn, fú huái yuè zhèng shěn.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
chí bēi huà lái rì, bù tīng dòng tíng zhēn.
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相关内容11:

送水墨项处士归天台

咏史诗·望夫山

酬蕴微

咏史诗·东山

上郑员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咏史诗·豫州
    策马行行到豫州,祖生寂寞水空流。当时更有三年寿,石勒寻为关下囚。...
  • 咏史诗·濮水
    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正见涂中龟曳尾,令人特地感庄周。...
  • 送郑端公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
  • 赠五牙山人洗修白
    变通唯在片时间,此事全由一粒丹。若取寿长延至易,如嫌地远缩何难。先生阔别能轻举,弟子才来学......
  • 咏史诗·昆明池
    欲出昆明万里师,汉皇习战此穿池。如何一面图攻取,不念生灵气力疲。...
  • 称心寺中岛
    水木深不极,似将星汉连。中州唯此地,上界别无天。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师为终老意,日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