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吴潜
2025-07-18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

元代  吴潜  

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
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翻译及注释

译文:

一莲峰簇万花红,
百里春阴涤晓风。
九十莲华一齐笑,
天台人立宝光中。

(注:莲峰、天台均指九华山的景点名称。)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元代吴潜游览九华山天台峰的美丽景色。首句以“一莲峰簇万花红”描绘了山脉犹如莲花一般,万紫千红的盛景。接下来的一句“百里春阴涤晓风”指的是春天的薄雾洗涤了清晨的风。第三句“九十莲华一齐笑”表达了整个山区的莲花在草木间笑盈盈的美好景象。最后一句“天台人立宝光中”描述了游客站在天台上,身处灿烂的阳光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出元代吴潜游览九华山天台峰时的美丽景色。以莲花为象征,将大自然的花朵与山峰融为一体,形容了万紫千红的盛景。描绘春天的薄雾洗涤了清晨的风,营造出清新宜人的氛围。通过描述莲花在草木间笑盈盈的景象,表达了山脉的生机勃勃和美好景色。最后,描绘了山顶上站立的游客,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整首诗通过用意象绘画出的山水景色,描绘了九华山天台峰的美丽和壮丽。并通过以莲花为主题的意象,赋予了这首诗以一种优雅和美丽的氛围。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传递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舒适和俊美的感觉。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拼音读音参考

jiǔ huà shān tiān tāi fēng xīn qíng xiǎo wàng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

yī lián fēng cù wàn huā hóng, bǎi lǐ chūn yīn dí xiǎo fēng.
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
jiǔ shí lián huá yī qí xiào, tiān tāi rén lì bǎo guāng zhōng.
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相关内容11:

白菊杂书四首

南乡子

卷珠帘

采桑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浣溪沙
    催下珠帘护绮丛。花枝红里烛枝红。烛光花影夜葱茏。锦地绣天香雾里,珠星璧月彩云中。人间别有几......
  • 少年游
    野作六客词,其卒章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凡十五年,再过吴兴,而五人......
  • 忆秦娥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
  • 山石榴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 诉衷情(渔父家风、醉中赠韦道士)
    杖头挑得布囊行。活计有谁争。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溪上月,岭头云。不劳耕。瓮中春色,枕......
  • 月下笛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万里孤云,清游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