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方竹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仇远
2025-09-09

方竹杖

宋代  仇远  

劲节稜稜瘦且坚,形模界尺出天然。
山翁甚爱资扶老,村衲无知误削圆。
偏称深衣同此矩,漫夸长笛大如椽。
有时閒为吟诗出,徙倚中庭月一砖。

方竹杖翻译及注释

《方竹杖》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杖劲节稜稜瘦且坚,
形模界尺出天然。
山翁甚爱资扶老,
村衲无知误削圆。
偏称深衣同此矩,
漫夸长笛大如椽。
有时閒为吟诗出,
徙倚中庭月一砖。

诗意:
这根方竹杖,坚韧有力,节节分明,苗条而坚实,形状天然而生。山中的老人非常重视它作为帮助老年人的辅助工具。可惜村里的和尚们无知地误以为它应该是圆的。尽管如此,它仍然被称为衣裳的标准尺寸,而且还被夸大成了长笛一样巨大的椽子。有时候,闲暇时候,我会倚着它在中庭吟诗,就像月亮在砖砌的庭院上移动。

赏析:
《方竹杖》以描写一根方竹杖为主题,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的描绘,展现了它的坚韧有力。诗中的竹杖被赋予了人的属性,有劲节、稜稜有力,形模界尺,表现出一种天然的完美和优美。诗人通过这根竹杖,突显了山中老人对它作为助老工具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该珍惜和尊重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

诗中的村衲(指和尚)对竹杖的误解,象征着世人对于事物的片面看法和误解。尽管被误以为是圆的,竹杖仍然是深衣的标准尺寸,这里寓意着它的真正价值不因他人的误解而改变。诗中还出现了夸大的修辞,把竹杖比喻成长笛大如椽子,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体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对竹杖的喜爱。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候倚着竹杖在中庭吟诗的情景。这里的徙倚中庭,月一砖描绘出安静而宁静的环境,给人以静谧和遐想的感受。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描写一根竹杖,展示了它的坚韧与优美,表达了对老年人的尊重与珍视,以及对生活的闲适与遐想。诗词既有物象的描绘,又有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方竹杖拼音读音参考

fāng zhú zhàng
方竹杖

jìn jié léng léng shòu qiě jiān, xíng mó jiè chǐ chū tiān rán.
劲节稜稜瘦且坚,形模界尺出天然。
shān wēng shén ài zī fú lǎo, cūn nà wú zhī wù xuē yuán.
山翁甚爱资扶老,村衲无知误削圆。
piān chēng shēn yī tóng cǐ jǔ, màn kuā cháng dí dà rú chuán.
偏称深衣同此矩,漫夸长笛大如椽。
yǒu shí xián wèi yín shī chū, xǐ yǐ zhōng tíng yuè yī zhuān.
有时閒为吟诗出,徙倚中庭月一砖。


相关内容11:

月上

富池寓怀

春步岳园二首

五日

薄游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逢曹子敬知录三首
    州县间关老调官,青衫敝尽只儒酴。玉堂学士思求代,珍重春风在笔端。...
  • 四皓图
    本为当时国本安,白云满袖出商颜。山中终是通人迹,不似围棋在橘间。...
  • 怀盛元仁
    年过耳顺欲何如,臂膝酸寒齿发疏。千里驱驰还倦矣,数椽卜筑合归与。山衔落日谁能系,海涨平田自......
  • 题城山道人庵
    官俸胥方给,山殽市可需。雨多沙碛失,桥断路程迂。古树声何壮,秋萍迹已枯。病身惭到此,有愧竹......
  •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晚来抱懒炙孤灯,临水禅楼独自登,鸟道草深云宛宛,鱼湖波定月澄澄。诗联呈佛方堪读,俗语污人不......
  • 漫兴
    驴鸣有何好,晋人多爱之。胡不大堤上,隔花听马嘶。胡不茅屋下,带月听荒鸡。我疑古之狂,矫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