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别何橘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允平
2025-07-19

别何橘潭

宋代  陈允平  

驻马赤栏桥,余寒著柳条。
舟车富阳路,风雨浙江潮。
惜别津亭暮,思归故国遥。
临行莫惆怅,回日定花朝。

别何橘潭作者简介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别何橘潭翻译及注释

《别何橘潭》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以及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驻马赤栏桥,
余寒著柳条。
舟车富阳路,
风雨浙江潮。
惜别津亭暮,
思归故国遥。
临行莫惆怅,
回日定花朝。

诗意:
诗人驻足在赤栏桥上,马匹停在栏杆旁,露水沾湿了柳条。舟车经过通往富阳的道路,寒风和雨水伴随着浙江的潮水。在离别的码头亭子中,诗人感到黄昏的临别之情,思念故国遥远。在离行之际,他告诫自己不要沮丧,因为日子会如花朝般回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首先,诗人选择了驻马在赤栏桥上的场景,这一细节使诗人的离别更加真实和鲜活。余寒著柳条的描写传递出寒冷的气氛,与离别的情绪相呼应。接着,诗人用舟车富阳路、风雨浙江潮来描绘旅途中的艰辛和不易,增加了离别的苦楚和无奈感。诗人在别津亭中感叹黄昏的临别之情,表达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并提到思归的遥远。最后两句"临行莫惆怅,回日定花朝"是诗人给自己的告诫,他希望自己不要沮丧,因为日子会如同花朝一样回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离乡背井者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离别的痛苦和思乡的情愫。

别何橘潭拼音读音参考

bié hé jú tán
别何橘潭

zhù mǎ chì lán qiáo, yú hán zhe liǔ tiáo.
驻马赤栏桥,余寒著柳条。
zhōu chē fù yáng lù, fēng yǔ zhè jiāng cháo.
舟车富阳路,风雨浙江潮。
xī bié jīn tíng mù, sī guī gù guó yáo.
惜别津亭暮,思归故国遥。
lín xíng mò chóu chàng, huí rì dìng huā zhāo.
临行莫惆怅,回日定花朝。


相关内容11:

中秋望月呈诸友

次同叔见寄二首

晚梅次韵

送后村去国二首

赠杜郎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哭楼梅麓
    白玉楼成去作文,只从西棘挂朝冠。生来病苦相如渴,没后人知范叔寒。野店春闲沽酒榼,溪堂月冷钓......
  • 次林明府清源洞壁间韵
    解带临风卧看山,梦魂飞不到我间。云蒸空翠和衣湿,石潄泉声透骨寒。解语灵禽如有诉,倦飞野鹤自......
  • 题金粟洞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拟帽峰犹未足。有人曾此坐丹炉,有人曾此安碁避。一朝悟道归去来,依旧紫云锁......
  • 得阙越州冷掾
    寒毡才入手,便动帝乡心。千古兰亭在,三年芹水深。文排昆体作,诗对越人吟。自得高山趣,何当遇......
  • 送梅村归三山
    此别重逢知几秋,梅花虽老更风流。东君未漏春消息,罚与人间作蹇修。...
  • 登西楼怀汤损之
    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桥流水绕宫墙。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阑干无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