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普照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白
2025-07-19

普照寺

唐代  李白  

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
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
柟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
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

普照寺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普照寺翻译及注释

《普照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普照寺,
In the Pu Zhao Temple,

天台国清寺,
A pure temple in Tian Tai state,

天下为四绝。
Renowned throughout the realm.

今到普照游,
Now I have come to visit Pu Zhao,

到来复何别。
Why should I ever leave?

柟木白云飞,
Cypress trees and white clouds soar,

高僧顶残雪。
Monks with snow-capped heads.

门外一条溪,
Outside the gate, there is a stream,

几回流岁月。
Flowing through the years, countless times.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游览普照寺的情景。普照寺是位于天台国的一座清幽的寺庙,以其美景和清净闻名于天下。作者不禁产生了游览寺庙的向往之情,表示不愿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诗中描述了寺庙内的景色,柟木参天,白云飘飞,寺中的高僧们顶着残雪,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诗末提到了门外的一条溪流,象征着岁月的流转,流淌过无数年月。

赏析:
《普照寺》表达了李白对寺庙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境地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氛围,诗人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境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追求内心平静和从容的愿望。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普照寺拼音读音参考

pǔ zhào sì
普照寺

tiān tāi guó qīng sì, tiān xià wèi sì jué.
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
jīn dào pǔ zhào yóu, dào lái fù hé bié.
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
nán mù bái yún fēi, gāo sēng dǐng cán xuě.
柟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
mén wài yī tiáo xī, jǐ huí liú suì yuè.
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


相关内容11:

洛阳女儿行 ( 册4 卷125 页1258a)

竹枝歌(二首)

舟中

寄远其五

过天目山活埋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奉和石斋先生见寄(三首)
    大忠祠下聘君家,一度登门一看花。花里有禽惊异客,倩将青箬换乌纱。...
  • 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
  • 多丽(李良定公席上赋)
    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闻其间、赏心乐事,就中难事并得。况东城、凤台沙苑,泛清波、浅照金碧。......
  • 古风其三十五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
  •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二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
  • 养庵为永兴马贞夫元题
    北岳霜雪干,玉汉强千寻。南溟珊瑚枝,玄宫极幽深。应谁见毫末,积效逾山岑。抚卷得玩颐,隐几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