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8

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

宋代  苏轼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古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翻译及注释

《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是苏轼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词以赠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张继愿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沉浸在战争中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受降城下紫髯郎,
戏马台南古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
金甲牙旗归故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受降城下站着一位身披紫色胡须的勇士,他在南方的古战场上驰骋嬉戏。首句“受降城下紫髯郎”描绘了这位勇士的形象,他站在受降城下,胡须如紫色,彰显了他的威武和英勇。第二句“戏马台南古战场”则展现了他在南方古老的战场上表演马术的场景,形象生动。

然而,诗人在表达对张继愿的赞赏之余,也流露出对他未能俘获契丹首领的遗憾和失望之情。第三句“恨君不取契丹首”表达了诗人对张继愿未能夺取契丹首领的遗憾之情。这里的“君”指的是张继愿,他是宋朝名将,曾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未能成功地俘虏契丹的首领,因此诗人表达了对他的失望和遗憾。

最后一句“金甲牙旗归故乡”是诗人对张继愿的祝福和希望,也是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金甲和牙旗象征着战争的勇士和军队,诗人希望张继愿能平安归来,将胜利和荣誉带回故乡。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张继愿的赞赏和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对战争和故乡的思考和思念之情。通过对战争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以个别人物展示了整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国家的命运。这首诗词充满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拼音读音参考

yáng guān cí sān shǒu zèng zhāng jì yuàn
阳关词三首 赠张继愿

shòu xiáng chéng xià zǐ rán láng, xì mǎ tái nán gǔ zhàn chǎng.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古战场。
hèn jūn bù qǔ qì dān shǒu, jīn jiǎ yá qí guī gù xiāng.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相关内容11:

残句书窗宛壁常遭骂

秧马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

和陶咏二疏

和陶停云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以屏山赠欧阳叔弼
    漫郎天骨清,生与世俗异。学道新有得,为贫聊复仕。每于红尘中,常起青霞志。屏山辍赠子,莫遣污......
  • 海会寺清心堂
    南郭子綦初丧我,西来达摩尚求心。此堂不说有清浊,游客自观随浅深。两岁频为山水役,一溪长照雪......
  • 五色雀
    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我穷惟四壁,破屋无......
  • 中山松醪寄雄州守王引进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扫白聊烦......
  • 残句二疏辞汉去
    二疏辞汉去。...
  • 次韵借观《睢阳老五图
    国老安荣心自闲,紫袍金带旧簪冠。星骑箕簸扬糠秕,斗掌权衡表汉桓。冬有愆阳嫌薄热,夏多沴气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