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自挽(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赵宜生
2025-09-09

自挽(二首)

明代  赵宜生  

先辈多达士,后人罔知死。
苦为声色迷,蚩蚩竟如彼。
我当半百年,已悟此中理。
富贵随所望,贫贱随所以。
布衣及蔬食,足充诸己。
修短自由天,气化返为鬼。
哭者何必哀,尔岂不然尔。
田横有悲歌,秋风起蒿里。

自挽(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自挽(二首)》
朝代:明代
作者:赵宜生

先辈多达士,后人罔知死。
苦为声色迷,蚩蚩竟如彼。
我当半百年,已悟此中理。
富贵随所望,贫贱随所以。
布衣及蔬食,足充诸己。
修短自由天,气化返为鬼。
哭者何必哀,尔岂不然尔。
田横有悲歌,秋风起蒿里。

中文译文:
先辈们多是杰出的人才,而后人却对死亡一无所知。
因追求声色之欲而受苦,卑微的生命竟如此无足轻重。
我已经度过了半个世纪,对这其中的道理有所领悟。
富贵与否取决于个人的期望,贫贱亦因个人而定。
穿着朴素的衣衫,吃着简单的食物,满足自己所需。
修行的长短由天命决定,生命的气息最终化为幽灵。
为何要哭泣悲伤,难道你不明白吗?
在田野间,有着悲歌唱起,秋风吹拂着蒿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赵宜生创作的《自挽(二首)》。整首诗以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价值观和命运的思考。

诗中提到了先辈们多是杰出的人才,而后人对死亡一无所知。这暗示了人们对死亡的无知和对生命的草率态度。接着,诗人谈到了人们为了追求声色之欲而受苦,卑微的生命显得无足轻重。这是对人们过于追逐物质享受而忽视内心精神追求的批判。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他认为富贵与否取决于个人的期望,贫贱也因个人而定。他提到自己穿着朴素的衣衫,吃着简单的食物,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展示了他对简朴生活的选择和追求。

诗的最后,诗人谈到了生命的存在和死亡的归宿。他说修行的长短由天命决定,生命的气息最终化为幽灵。他质问为何要哭泣悲伤,认为这是对生命本质的误解。他描绘了田野中的悲歌声,秋风吹拂着蒿草,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以及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对比。通过对生命的反思,诗人呼唤人们应当珍惜生命,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价值。

自挽(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ì wǎn èr shǒu
自挽(二首)

xiān bèi duō dá shì, hòu rén wǎng zhī sǐ.
先辈多达士,后人罔知死。
kǔ wèi shēng sè mí, chī chī jìng rú bǐ.
苦为声色迷,蚩蚩竟如彼。
wǒ dāng bàn bǎi nián, yǐ wù cǐ zhōng lǐ.
我当半百年,已悟此中理。
fù guì suí suǒ wàng, pín jiàn suí suǒ yǐ.
富贵随所望,贫贱随所以。
bù yī jí shū shí, zú chōng zhū jǐ.
布衣及蔬食,足充诸己。
xiū duǎn zì yóu tiān, qì huà fǎn wèi guǐ.
修短自由天,气化返为鬼。
kū zhě hé bì āi, ěr qǐ bù rán ěr.
哭者何必哀,尔岂不然尔。
tián héng yǒu bēi gē, qiū fēng qǐ hāo lǐ.
田横有悲歌,秋风起蒿里。


相关内容11:

访苏门

黄昏步溪上见烟月可爱

胡姬年十五

偶成

古词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
    放船秋水落,能载两三人。坐爱清波影,轻摇白氎巾。到门才系缆,藉草便垂纶。野饭无兼味,嘉鱼色......
  • 渔父
    溪桥转山径,湖水碧于苔。渔舟柳阴下,举网得四腮。樵薪犹未至,新醅业已开。团圞坐妻孥,不簪亦......
  • 旅怀
    落木号凄风,蟋蟀鸣四壁。寒灯照帘帷,丛薄林露滴。弊帙散未收,遗言藉闲适。更长城鼓遥,星月杂......
  • 秋兴
    故园东望海西头,幽事长怀九月秋。竹几山明浑见画,槽床酒熟不知愁。霜寒粳稻肥黄蟹,水净芙蓉映......
  • 自适
    虚檐残溜雨纤纤,枕簟轻寒晓渐添。花落后庭春睡美,呢喃燕子要开帘。...
  • 夏日寄玉山
    赤日行天气欲焚,树根群蚁正纷纷。道人心在羲皇上,睡杀青松一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