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8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宋代  苏轼  

君知早落坐先开,莫著新诗句句催。
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翻译及注释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知早落坐先开,
莫著新诗句句催。
岭北霜枝最多思,
忍寒留待使君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诗人苏轼告诫读者要珍惜时光,及时欣赏梅花的美景,并反对匆忙地创作新诗。他提到梅花在北岭地区最常见,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梅花依然坚持绽放,等待着重要的客人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形象,展示了梅花的坚韧和坚持。诗中的君知指的是读者或诗人自己,他们应该早早地坐下来欣赏梅花的美丽,而不是急于创作新的诗句。这充分体现了苏轼对于品味和静心欣赏的推崇。

诗中提到的岭北,指的是中国南方的山岭地区,这里的寒冷气候对梅花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诗人指出,正是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下,梅花的枝条上结满了霜,但梅花仍然坚韧地开放,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待,他忍受着寒冷的天气,等待着重要的使君到来,使君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官员,也可能是某种重要的客人。这种等待象征着诗人对友情或命运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苏轼对于品味、静心和等待的推崇,也展示了他对于美和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同时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诗人才华。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cí yùn yáng gōng jì fèng yì méi huā shí shǒu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jūn zhī zǎo luò zuò xiān kāi, mò zhe xīn shī jù jù cuī.
君知早落坐先开,莫著新诗句句催。
lǐng běi shuāng zhī zuì duō sī, rěn hán liú dài shǐ jūn lái.
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相关内容11: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和陶饮酒二十首

石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湖面初惊片片飞,樽前吹折最繁枝。何人会得春风意,怕见梅黄雨细时。...
  • 和陶饮酒二十首
    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惟存一束书,寄食无定迹。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颀然六男子,粗可传......
  • 获鬼章二十二韵
    青唐有逋寇,白首已穷妖。窃据临洮郡,潜通讲渚桥。庙谋周召虎,边帅汉班超。坚垒千兵破,连航一......
  •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绿发新。故国依然乔木在,典刑复见老成人。...
  •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钟音。成坏无穷事,他年复......
  • 池上二首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噞轻浪。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