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文 >打虎儿行(明末清初·毛奇龄)释义及解释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22

打虎儿行(明末清初·毛奇龄)释义及解释

古诗文 打虎儿行(明末清初·毛奇龄)
释义
打虎儿行(明末清初·毛奇龄)  
序:禹州民朱儿救父打虎,史使君廷桂奖劳之,予识之禹署。
打虎儿,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楼。
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
飗飗黑风吹草根,乘风攫人谁敢撄?
小儿不识虎,疑是狐与狸。
陡然见虎衔父肢,咆哮草际风来吹。
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
三尺童子五尺杙,凭空击去著虎臆。
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
禹州太守(一作刺史)呼小儿,予(一作裹)之以帛饱以糜。
予时在署识儿面,披发跳掷真儿嬉。
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牙作虎势。
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
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昧其故。
禹州太守(一作刺史)省得知,是时小儿知有父。
男儿七尺纵复横(伤父心),争名攫利万里行。
高堂存没总不问,那肯舍命恋所生
我所思,打虎儿


相关内容11:

打毬作(唐·鱼玄机)释义及解释

打姑恶二首(明·董纪)释义及解释

打剥牡丹(宋·李新)释义及解释

打坐(宋·叶茵)释义及解释

打令口号(唐·不详)释义及解释


相关热词搜索:打虎儿行明末清初毛奇龄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