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同闻上人作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程嘉燧
2025-09-08

同闻上人作

明代  程嘉燧  

旬月拟来此,同游亦偶然。
经行适多暇,喧寂自俱禅。
出寺半峰雨,归房终夜泉。
独惭心住著,仍是爱幽偏。

同闻上人作翻译及注释

《同闻上人作》是明代程嘉燧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抒发诗人与友人同游寺庙、亲近自然的心境为主题,表达了对清净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幽静之地的深深喜爱。

诗词的中文译文:
旬月拟来此,
同游亦偶然。
经行适多暇,
喧寂自俱禅。
出寺半峰雨,
归房终夜泉。
独惭心住著,
仍是爱幽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明代的景色和意象为背景,将诗人与友人同游寺庙的情景描绘得生动而细腻。诗人在旬月之间,计划前来此地,而与友人相遇却是偶然的巧合。他们在寺庙中漫步,享受着宁静的氛围,平和地度过每一天。在行走的过程中,有很多闲暇的时刻,这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四周的宁静与喧嚣的对比。他们共同沉浸于禅修的境界,安静地聆听内心的声音。

诗中描绘了雨水打在山峰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离开寺庙时的情景。这雨水落在山峰上,从山上流下来,象征着一种清新与洁净。而当诗人归回自己的房间时,依然能够听到泉水的声音,这是一种持久而宁静的音响。通过描绘雨水和泉水,诗人传达了一种恬静和宁和的氛围。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的自责和愧疚。他承认自己心境太过固执,难以摆脱对幽静之地的迷恋。他认为自己在追求宁静的同时,也在将自己的心囚禁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尽管如此,他仍然深深地热爱这种幽静的环境,无法割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自省和思考,表达了对自己内心固执和追求幽静的自责,但也展现了对幽静之地的深深喜爱。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并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使读者能够共鸣和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同闻上人作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wén shàng rén zuò
同闻上人作

xún yuè nǐ lái cǐ, tóng yóu yì ǒu rán.
旬月拟来此,同游亦偶然。
jīng xíng shì duō xiá, xuān jì zì jù chán.
经行适多暇,喧寂自俱禅。
chū sì bàn fēng yǔ, guī fáng zhōng yè quán.
出寺半峰雨,归房终夜泉。
dú cán xīn zhù zhe, réng shì ài yōu piān.
独惭心住著,仍是爱幽偏。


相关内容11:

景祐以后乐章六首

元日同唐孟先垫巾楼晏坐

桃源官罢芸居以唐诗拙作赠别

寄孙三庐江

次韵桥亭禊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大吕为角]圣灵在天,九严崇深。风马云车,纷其顾临。...
  •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肃肃清庙,于未维德。我祀孔时,我奏有翼。秉翟载骏,有来干戚。神之燕娭,休祥允格。...
  • 舟到梅雨暴涨
    夜月离于毕,篙师可奈何。帆穿风减半,并阔雨添多。侧岸无牵路,中流有旋涡。平生柂楼底,得在柳......
  • 真宗奉圣祖玉清昭应宫十一首
    精心既过,真游允臻。礼容斯举,福应惟醇。将整佃骚,言还上旻。永存嘉贶,用泰屡民。...
  • 上册宝十三首
    礼备既备,神保聿归。洋洋在上,不可度思。神不来兮,肸乡之随。神不去兮,休嘉是贻。...
  • 袷享八首
    [太簇徽]于昭孝治,通乎神明。寒暑不忒,熙事备成。牲牲孔硕,黍稷惟声。以享以祀,来燕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