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调郑老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袁凯
2025-07-16

调郑老

明代  袁凯  

郑老曾为前代官,江湖相见独饥寒。
不道夜深霜露重,犹将玉笛倚阑干。

调郑老作者简介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调郑老翻译及注释

《调郑老》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本诗通过描绘郑老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江湖人物命运悲凉的思考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诗词中提到的郑老曾经是前代官员,但现在却身处江湖,饥寒交迫。夜晚深了,霜露沉重,郑老仍在寂寞中吹奏着玉笛,倚在门前的栏杆上。

这首诗词译文如下:
郑老曾为前代官,
江湖相见独饥寒。
不道夜深霜露重,
犹将玉笛倚阑干。

诗意:《调郑老》通过描绘郑老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江湖人物的关注和对命运的思考。郑老曾经担任过官员,但现在却陷入了贫困和孤独之中。尽管夜晚深沉,霜露沉重,但他依然坚持吹奏着玉笛,独自倚在门前的栏杆上。这首诗词通过对郑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迁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情绪。

赏析:《调郑老》以简洁的词句展现了江湖人物的悲凉命运。诗中的郑老曾经是位官员,但现在却失去了地位和荣耀,沦为江湖之人,饱受饥寒之苦。夜晚的深沉和霜露的厚重,进一步强调了郑老的孤独和艰辛。然而,尽管境遇艰难,郑老仍然坚持吹奏着玉笛,这一情节彰显了他内心的坚韧和执着。他倚在阑干上,似乎在寻找一份心灵的慰藉。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江湖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给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美感。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词句描绘了郑老的遭遇和内心世界,展示了明代社会底层人物的悲凉命运,以及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执着。通过对个体命运的描写,诗词传递出对人生变迁和命运无常的思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情感。

调郑老拼音读音参考

diào zhèng lǎo
调郑老

zhèng lǎo céng wèi qián dài guān, jiāng hú xiāng jiàn dú jī hán.
郑老曾为前代官,江湖相见独饥寒。
bù dào yè shēn shuāng lù zhòng, yóu jiāng yù dí yǐ lán gān.
不道夜深霜露重,犹将玉笛倚阑干。


相关内容11:

老夫(五首)

赠郑海夫[朝宗]

故国

东林春晚作

拔丈七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贺病树丈迁居
    高词险语拓心胸,一笑掀髯教主同。佳客幽栖过杜甫,傍人敝宅认杨雄。书探囊底谈无了,酒罄樽中坐......
  • 游西墅
    吴王逐兽地,士衡闻筜亭。古人不可见,荒原今独行。遗堵俨若存,阡陌复纵横。依稀望极浦,迢递盼......
  • 泪
    卿谋几副蓄平生,对此茫茫不自禁。试溯渊源枯见血,教尝滋味苦连心。意常如墨湔难净,情倘为田灌......
  • 将归
    结束箱书叠箧衣,浮桴妻女幸相依。家无阳羡笼鹅寄,客似辽东化鹤归。可畏从来知夏日,难酬终古是......
  • 题东斋壁
    林庐寄幽旷,墟落但烟霏。泽葵依废井,秋瓜生故篱。左右皆鹿场,水鸟终夜飞。我来岁云久,似与世......
  • 还乡杂诗
    未甘闾里竟浮沉,湖海飘姚有夙心。一首移文惭列壑,故山如此负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