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僧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赵嘏
2025-07-27

宿僧舍

唐代  赵嘏  

高僧夜滴芙蓉漏,远客窗含杨柳风。
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

宿僧舍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宿僧舍翻译及注释

诗词《宿僧舍》是唐代赵嘏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僧夜间滴着芙蓉花的花露,
远客窗户传来柔和的柳树风声。
不知在何处相遇,交谈心境,
月亮明亮,身体在僧院里听到磬声。

诗意:
这首诗以宿舍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来表达思索和情感。诗人观察到高僧在夜晚滴着芙蓉花的花露,远客住在一个窗户边,侧听杨柳的柔和风声。他们彼此不知道在何处相遇,但仍相互交谈,分享内心的感受。整首诗以僧舍的宁静和寂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思考和自省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和远客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宁静和寂静的氛围。诗人以芙蓉花露滴落的场景来开篇,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僧舍的清静。接着,通过描写窗外传来的柳树风声,更加强调了这种宁静氛围。诗人将自己置身其中,与高僧和远客分享心境,借助月亮的明亮和磬声的存在,表达了自己在这种宁静中思索和寻求答案。

整首诗淡雅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思考人生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声音和视觉元素,使整首诗具有音乐感和画面感,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这是一首具有哲理性质的诗,读来令人陶醉和沉思。

宿僧舍拼音读音参考

sù sēng shè
宿僧舍

gāo sēng yè dī fú róng lòu, yuǎn kè chuāng hán yáng liǔ fēng.
高僧夜滴芙蓉漏,远客窗含杨柳风。
hé chǔ xiāng féng huà xīn dì, yuè míng shēn zài qìng shēng zhōng.
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


相关内容11:

送狄参军赴杭州

送越僧元瑞

旅次寄贾岛兼简无可上人

经王先生故居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重阳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 题曹娥庙
    青娥埋没此江滨,江树飕飗惨暮云。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 东亭柳
    拂水斜烟一万条,几随春色倚河桥。不知别后谁攀折,犹自风流胜舞腰。...
  • 听蝉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独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 姚氏池亭
    池馆饶嘉致,幽人惬所闲。筱风能动浪,岸树不遮山。啸槛鱼惊后,眠窗鹤语间。何须说庐阜,深处更......
  • 商山道中(一作度商山晚静,又作净)
    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当昼火云生不得,一溪萦作万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