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宿云际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温庭筠
2025-09-07

宿云际寺

唐代  温庭筠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乾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

宿云际寺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宿云际寺翻译及注释

宿云际寺

白盖微云一径深,
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
红叶声乾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
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
不见南能直至今。

译文:

夜晚的云层覆盖着古寺,
白色的屋顶微微隐约,
一条深深的小径引向寺庙。
东峰的弟子们远离彼此而来相见。
青苔已经长满了路面,
熟悉的僧人回归寺庙,
林中传来红叶沙沙的声音,
干燥的空气中鹿在奔跑。
高阁中弥漫着清香,
创造出宁静的境地,
夜晚的大殿里,
散发着疏磬的声音,
激发禅宗的心灵。
自从在紫桂岩前告别之后,
再没有见过南能大师,
直到今日仍然不见踪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云层覆盖下宿在云际寺的情景。作者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词语,以及凝练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他对僧人们归寺的欢迎,以及对禅宗修行的赞美。

诗的前两句"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揭示了云层覆盖下的宁静寺庙,以及僧人们来到这里的远途相见。接下来的两句"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乾鹿在林"描绘了寺庙中熟悉的场景,表达了僧人们回到古寺的温馨和宁静。紧接着,作者写到"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描绘了寺庙中的高阁和夜晚的大殿,以及悦耳的禅音,表达了对禅修的推崇和赞美。最后两句"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表明了作者和南能大师的别离,以及长久以来没有再见到南能大师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情感平和,节奏自然流畅。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将自然景物和人文特色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僧寺的宁静和禅修的洗礼。这首诗意境深邃,给人以宁静、静谧的感受,也是对禅宗修行的一种赞美和颂扬。

宿云际寺拼音读音参考

sù yún jì sì
宿云际寺

bái gài wēi yún yī jìng shēn, dōng fēng dì zǐ yuǎn xiāng xún.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cāng tái lù shú sēng guī sì,
苍苔路熟僧归寺,
hóng yè shēng gān lù zài lín.
红叶声乾鹿在林。
gāo gé qīng xiāng shēng jìng jìng, yè táng shū qìng fā chán xīn.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zì cóng zǐ guì yán qián bié, bú jiàn nán néng zhí zhì jīn.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


相关内容11:

送寿昌曹明府

送延陵韦少府

宣州献从叔大夫

边思

自江上入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上马叹
    羸马行迟迟,顽童去我远。时时一回顾,不觉白日晚。路傍豪家宅,楼上红妆满。十月庭花开,花前吹......
  • 江城晚望
    一望江城思有馀,遥分野径入樵渔。青山经雨菊花尽,白鸟下滩芦叶疏。静听潮声寒木杪,远看风色暮......
  • 观山灯献徐尚书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
  • 途中有怀
    驱车何日闲,扰扰路岐间。岁暮自多感,客程殊未还。亭皋汝阳道,风雪穆陵关。腊后寒梅发,谁人在......
  • 七夕寄张氏兄弟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 友人话别
    论交虽不早,话别且相亲。除却栖禅客,谁非南陌人。半生都返性,终老拟安贫。愿入白云社,高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