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六月二十日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7-20

六月二十日雨

宋代  方回  

天怜野老饥,初不待人祈。
雷与奔腾骤,烟兼映带微。
已拼泥敝屣,更喜滴单衣。
暗想田塍上,禾秋蚱蜢飞。

六月二十日雨翻译及注释

《六月二十日雨》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怜可怜的野老人在饥饿中苦苦挣扎,一开始并没有期待他人的祈求。雷声和奔腾的雨势突然而至,雨水和烟雾交相辉映。他虽然身穿破旧的鞋子,却更加喜欢滴水的单薄衣裳。他暗自想象田地上的景象,禾苗在秋天的蚱蜢飞舞。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饥饿的老人在六月二十日的雨天中的生活场景。诗中的老人孤独而贫困,面对突如其来的雷雨,他并没有寄望于他人的帮助或祈祷,而是默默地忍受困境。作者通过描绘老人的形象和环境的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普通老人在恶劣天气下的生活景象,展现了他坚韧的生命力和对自然的顺应态度。诗中的天怜野老饥,初不待人祈,表达了老人的坚强和自立精神,他并不指望他人的怜悯与帮助,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应对困境。

诗中的雷与奔腾骤,烟兼映带微,描绘了雨势来临时的惊雷声和雨后烟雾弥漫的景象,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动态的氛围。已拼泥敝屣,更喜滴单衣,描述了老人贫困的生活状态,但他对滴水的单薄衣物却有着喜悦之情,这表达了老人对生活的简朴与知足的态度。

诗末的暗想田塍上,禾秋蚱蜢飞,通过想象禾苗在秋天蚱蜢飞舞的景象,展示了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想象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更是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

《六月二十日雨》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老人内心的揣摩,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性的关怀。整首诗以朴实的笔触展示了生活的坎坷和困顿,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希望的追求。

六月二十日雨拼音读音参考

liù yuè èr shí rì yǔ
六月二十日雨

tiān lián yě lǎo jī, chū bù dài rén qí.
天怜野老饥,初不待人祈。
léi yǔ bēn téng zhòu, yān jiān yìng dài wēi.
雷与奔腾骤,烟兼映带微。
yǐ pīn ní bì xǐ, gèng xǐ dī dān yī.
已拼泥敝屣,更喜滴单衣。
àn xiǎng tián chéng shàng, hé qiū zhà měng fēi.
暗想田塍上,禾秋蚱蜢飞。


相关内容11:

次韵张慵庵立秋有怀

次韵宾旸张氏山园红菊

赠方童子

次韵金汉臣喜雨

故王氏安人挽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寿昌墨客叶实甫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其字科斗或鸟迹,或篆或籀煤傅漆。未有今人所谓墨,晋发汲冢尚......
  • 立秋久无诗
    三伏厌厌病欲萎,可能秋后尚无诗。连宵急雨凉如洗,贫寐衰翁醉不知。药饵谁精寸关尺,文章空说斗......
  • 腊月菊
    九日侵寻蜡口徂,金钿尚可泛屠苏。凿冰池畔枝尤劲,栽竹林边蕊不枯。同味迟生新枸杞,齐名久谢旧......
  • 次韵宾旸桂枝塘
    吴越兹上游,一江贯千山。山峻江更急,力耕云雾间。民穷实可悯,俗俭无与班。瓮灌既已拙,斗籴弥......
  • 寄题济南蒋氏务本堂
    人生真乐在田庐,几顷膏腴几卷书。遴选友朋研简册,抚存僮仆课犁耡。紫荆一树永无恙,丹桂五枝应......
  • 听孙链师琴
    名画元不出画工,善书决不属书史。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枕流漱石今孙郎,电眸冰齿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