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长至日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7-19

长至日书

宋代  方回  

年年春至此胚腪,地上严凝地底温。
能几蟾蜍圆月魄,即须霹雳起雷门。
知时久偃蛟龙势,养气深培草木根。
表里阳和见天道,梅花别是一乾坤。

长至日书翻译及注释

《长至日书》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长至日书

年年春天来到这里,大地上寒意严重,地底下却温暖宜人。不知还有多少蟾蜍圆圆的月亮,就要迎来霹雳般的雷声。久经岁月,蛟龙的姿态已经完全变化,养气深沉,为草木的根系培育。内外和谐,展现出天地间的阳光和煦。梅花独特,仿佛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诗意:
《长至日书》以春天到来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大地从寒冷到温暖的变化。通过蟾蜍、雷门、蛟龙、草木和梅花等形象的运用,表达了自然界的变迁和生命的力量。诗人通过描述这些景象,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呈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赏析:
《长至日书》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融合了自然元素和生命的象征,使诗意更加丰富多样。蟾蜍、雷门、蛟龙、草木和梅花等形象,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经历相联系,使诗句更具有深意和哲理。

诗人通过描述蛟龙的变化姿态,表达了人生在时间的推移中所面临的变革和成长。蛟龙的形象象征着力量和智慧,它的转变表明了人们应该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养气深沉,培育草木的根系,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坚韧性的赞美。

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独立,它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能够盛开,独树一帜。梅花的形象使诗歌更加富有特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体品质和独立精神的推崇。

总体而言,《长至日书》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递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力量,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人生变革的思考。同时,诗中富有意象和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展现了宋代诗歌独特的审美风格。

长至日书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zhì rì shū
长至日书

nián nián chūn zhì cǐ pēi yùn, dì shàng yán níng dì dǐ wēn.
年年春至此胚腪,地上严凝地底温。
néng jǐ chán chú yuán yuè pò, jí xū pī lì qǐ léi mén.
能几蟾蜍圆月魄,即须霹雳起雷门。
zhī shí jiǔ yǎn jiāo lóng shì, yǎng qì shēn péi cǎo mù gēn.
知时久偃蛟龙势,养气深培草木根。
biǎo lǐ yáng hé jiàn tiān dào, méi huā bié shì yī qián kūn.
表里阳和见天道,梅花别是一乾坤。


相关内容11:

次韵赵宾暘见寄长句

王干三岭

寄题汪称隐海阳船亭

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并呈徐容斋阎靖轩卢道集

六月二十二日守陴百姓始下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会真吟
    俗缘罥区中,幽意傒方外。兹坡一褰裳,万事忽蝉蜕。心与江流远,眼逐天宇大。小轩纳空明,坐觉众......
  • 秋风歌
    君不见七月一日海上风,浙水西东淮水东。盐亭网户十万许,潮头三丈一扫空。高门大屋耸金碧,瞬息......
  • 五月六月雨寒二十余日
    五月今年更索裘,穷山积雨冷于秋。斯须变化真难料,宿昔沉绵幸少瘳。老强读书犹有益,贫因知道故......
  • 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
    夜雨彻五更,江水长三尺。醉卧了不知,开篷洒余沥。萧瑟复未已,北风阻行色。篙师请祭神,索我留......
  • 次韵仁近讶约予不至
    风尘矫虔称寡孤,疲甿暴骨纷痕瘏。骤得如愿宫亭湖,鬼妾色悲充尔娱。老夫旅庖悭薪蔬,爨仆揶揄朝......
  • 宿湖口县
    江湖分合处,风水互东西。官禁收灯早,民居结苇低。二孤流俗误,九派旧踪迷。剩有登临兴,春霖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