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忆王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7-20

忆王孙

宋代  汪元量  

忆王孙  

五陵无树起秋风。
千里黄云与断蓬。
人物萧条市井空。
思无穷。
惟有青山似洛中。

忆王孙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忆王孙翻译及注释

《忆王孙》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陵无树起秋风。
千里黄云与断蓬。
人物萧条市井空。
思无穷。
惟有青山似洛中。

诗意:
这首诗以五陵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五陵是指五代时期的陵墓,而在汪元量的时代,已经荒废无人,树木凋零,秋风凄冷。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和空旷的市井,表达了人物凄凉和世事无常的感叹。然而,在这一切的衰败和虚空中,唯有青山依然屹立,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赏析:
《忆王孙》以简练的语言和景物描写,展示了汪元量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易变的思考。诗中的五陵树木凋零、秋风凄冷,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世的变迁。黄云与断蓬的描绘,更进一步突出了孤寂和荒凉的气氛。市井空旷、人物萧条的描写,表达了人事易逝的感慨。

然而,尽管种种凄凉和虚无,诗人通过"惟有青山似洛中"的表达,给予读者一线希望。青山作为象征永恒和坚定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安慰和力量。诗人通过对比景物的变迁和青山的恒定,传递了对于人世间万物变化的思考和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传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写和对青山的赞美,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恒定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忆王孙拼音读音参考

yì wáng sūn
忆王孙

wǔ líng wú shù qǐ qiū fēng.
五陵无树起秋风。
qiān lǐ huáng yún yǔ duàn péng.
千里黄云与断蓬。
rén wù xiāo tiáo shì jǐng kōng.
人物萧条市井空。
sī wú qióng.
思无穷。
wéi yǒu qīng shān shì luò zhōng.
惟有青山似洛中。


相关内容11:

西湖明月引(用白云翁韵送客游行都)

阮郎归

凤栖梧(赋生香亭)

惜余春慢(春雨)

霜天晓角(和韩南涧采石蛾眉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踏莎行(题中仙词卷)
    结客千金,醉春双玉。旧游宫柳藏仙屋。白头吟老茂陵西,清平梦远沈香北。玉笛天津,锦囊昌谷。春......
  • 阳台怨
    月明如白日。遮径花阴密密。未见黄云衬袜来,空伴花阴立。疑是碧瑶台,不放彩鸾飞出。隐隐隔花清......
  • 满庭芳
    寒食无情,阳春如客,晚风落尽繁枝。落红堆径,小槛立移时。乐事不堪再省,吴乡远、愁思依依。谁......
  • 国香
    台城路二曲,因嘱余记其事。词成,以罗帕书之莺柳烟堤。记未吟青子,曾比红儿。娴娇弄春微透,鬟......
  • 探芳信(菊)
    翠吟悄。似有人黄裳,孤伫埃表。渐老侵芳岁,识君恨不早。料应陶令吟魂在,凝此秋香妙。傲霜姿,......
  • 卜算子(河南送妓移居河西)
    我向河南来,伊向河西去。客里相逢只片时,无计留伊住。去住总由伊,莫把眉头聚。安得并州快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