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丑奴儿(子母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炎
2025-07-24

丑奴儿(子母猿)

宋代  张炎  

丑奴儿  

山人去后知何处,风月清虚。
来往无拘。
戏引儿孙乐有余。
悬崖挂树如相语,常守枯株。
久与人疏。
闲了当年一卷书。

丑奴儿(子母猿)作者简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丑奴儿(子母猿)翻译及注释

《丑奴儿(子母猿)》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人去后知何处,
风月清虚。
来往无拘。
戏引儿孙乐有余。
悬崖挂树如相语,
常守枯株。
久与人疏。
闲了当年一卷书。

诗意:
这首诗以山人为主题,描绘了山人离去后的寂静与孤独。山人离开后,景色依然美丽,但却缺少了他的陪伴。诗中表达了山人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他在山间与儿孙戏玩,乐趣丰富。然而,他常常独自守在悬崖旁的枯株旁,与人疏离,过着孤独的生活。诗的最后,提到闲暇时他读过的一卷书,暗示了山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寄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首句“山人去后知何处”,通过表达作者对山人离去后的关切,引起读者对山人命运的思考。接着,诗人以“风月清虚”来形容山人离去后的环境,表现出山林的幽静和清净之美。诗中的“来往无拘”表达了山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他与儿孙共同戏玩,表现出开朗愉快的一面。然而,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悬崖挂树如相语,常守枯株”表达了山人孤独的一面,他常常独自守在悬崖旁的枯株旁,与人疏离。最后一句“闲了当年一卷书”则展示了山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寄托,暗示了他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现了山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又有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作者通过对山人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孤独和寂寞的感受,使读者在阅读中对山人的命运和内心感受产生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性的独特把握。

丑奴儿(子母猿)拼音读音参考

chǒu nú ér zǐ mǔ yuán
丑奴儿(子母猿)

shān rén qù hòu zhī hé chǔ, fēng yuè qīng xū.
山人去后知何处,风月清虚。
lái wǎng wú jū.
来往无拘。
xì yǐn ér sūn lè yǒu yú.
戏引儿孙乐有余。
xuán yá guà shù rú xiāng yǔ, cháng shǒu kū zhū.
悬崖挂树如相语,常守枯株。
jiǔ yú rén shū.
久与人疏。
xián liǎo dàng nián yī juàn shū.
闲了当年一卷书。


相关内容11:

渔父词(药山)

水调歌头(紫微观石牛)

凤栖梧(寄贺司户)

浪淘沙(并序)

台城路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菩萨蛮(端午)
    玉钗松鬓凝云绿。绿云凝鬓松钗玉。双翠碍枝长。长枝碍翠双。色丝添意密。密意添丝色。红映袖纱笼......
  • 满江红
    近日衰迟,但随分、蜗涎自足。底须共、红尘争道,顿荒松菊。壮志已荒圯上履,正音恐是沟中木。又......
  • 满江红(建安戏用林碧山韵)
    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怪近......
  • 好事近
    潇洒点疏丛,浑似蜜房雕刻。不爱艳妆浓粉,借娇黄一拂。有情常恁早相逢,须信做尤物。已是恼人风......
  • 菩萨蛮(秋)
    绿窗斜动摇风竹。竹风摇动斜窗绿。虚幌夕凉初。初凉夕幌虚。曲眉愁翠蹙。蹙翠愁眉曲。无雁寄书来......
  • 减兰十梅(风)
    东风吹暖。轻动枝头娇艳头。成片惊飞。不是城南画角吹。香英飘处。定向寿阳妆阁去。莫损柔柯。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