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逋
2025-07-27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

宋代  林逋  

岑寂衡门题凤处,岭云庭树似无依。
湖滨儜立应相望,一信樵风晚未归。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翻译及注释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岑寂衡门题凤处,
岭云庭树似无依。
湖滨儜立应相望,
一信樵风晚未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诗人在衡门附近的岑寂之地,题写了一块刻有凤凰图案的石碑。在庭院的树木和岭上的云雾中,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东西。湖边的景色与这里的景色相互呼应,仿佛在等待着彼此的相望。诗人感叹樵夫的归期已晚,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山水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岑寂的衡门和无依的庭树,象征着人生中的孤独和无常。湖滨与山景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樵夫晚归的情节,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使人产生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思考。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简练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拼音读音参考

hé ān xiù cái cì jìn chāng jū shì liú tí bì shí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

cén jì héng mén tí fèng chù, lǐng yún tíng shù shì wú yī.
岑寂衡门题凤处,岭云庭树似无依。
hú bīn níng lì yīng xiāng wàng, yī xìn qiáo fēng wǎn wèi guī.
湖滨儜立应相望,一信樵风晚未归。


相关内容11:

杂曲歌辞·车遥遥

水调歌头

送人游金山

水调歌头

氵隐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寿阳城南写望怀历阳故友
    楚山重叠矗淮濆,堪与王维立画勋。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阵野平云。孤崖拂阁晴光见,极浦渔舟晓......
  • 秋日西湖閒泛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吾庐在何处,归兴起......
  • 偶书
    閒看是斯文,无秦擬自焚。病来兼万事,休去负深云。直语时多忌,幽肠俗不分。如何麋与鹿,犹此傍......
  • 秦楼曲
    秦女梦余仙路遥,月窗风簟夜迢迢。潘郎翠凤双飞去,三十六宫闻玉箫。...
  • 天仙子
    蟾彩霜花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绣衾香冷懒重熏。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
  •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
    神锋虽缺力终存,架琢珊瑚欠策勋。日暮闲窗何所似,灞陵憔悴故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