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与潘仲达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7-20

与潘仲达二首

宋代  张耒  

淮阳牡丹花,盛不数京洛。
姚黄一枝开,众艳气如削。
亭亭风尘表,独立朝万萼。
谁知临老眼,更复美葵藿。

与潘仲达二首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与潘仲达二首翻译及注释

《与潘仲达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阳牡丹花,
盛不数京洛。
姚黄一枝开,
众艳气如削。
亭亭风尘表,
独立朝万萼。
谁知临老眼,
更复美葵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牡丹花的画面。牡丹花在淮阳地区盛开,虽然不及京洛地区的牡丹花多,但其中一枝姚黄色的牡丹花开放,它的艳丽之气几乎超过了其他花朵。这朵牡丹花高傲地独立于众多花朵之上,宛如朝霞中的明珠。然而,谁能想到当这朵花渐渐老去时,它的美丽将超过葵藿等其他花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牡丹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被赋予了高贵、傲然和美丽的形象。诗中的牡丹花虽然在淮阳地区开放,但它的美丽却超越了其他地区的牡丹花。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独立自强的态度,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自身追求卓越的心态的映射。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当这朵牡丹花渐渐老去时,它的美丽将超过其他花草,这种转变让人不禁思考美的定义和价值。作者通过这种对美的思考,也在间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老去的接受。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同时也通过牡丹花的变化,传达了对美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与潘仲达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yǔ pān zhòng dá èr shǒu
与潘仲达二首

huái yáng mǔ dān huā, shèng bù shù jīng luò.
淮阳牡丹花,盛不数京洛。
yáo huáng yī zhī kāi, zhòng yàn qì rú xuē.
姚黄一枝开,众艳气如削。
tíng tíng fēng chén biǎo, dú lì cháo wàn è.
亭亭风尘表,独立朝万萼。
shéi zhī lín lǎo yǎn, gèng fù měi kuí huò.
谁知临老眼,更复美葵藿。


相关内容11:

听客话澶渊事

舟行即事二首

小雨

宫词效王建五首

绝句九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泊楚州锁外六首
    满眼荒寒春未知,芳菲欲到野梅枝。东南近腊风烟好,美酒千钟鱼蟹肥。...
  • 晚归寄无咎二首
    屋东云移山,屋西日半壁。余天一剑清,远雨万丝白。官事痴可了,未遭官长责。惟应晁夫子,不可别......
  • 春词
    宝刀裁花碎罗縠,带腊圆红黄染粟。枝头几日即花开,世人上情何太速。东风未转北风严,返挂铜◇不......
  • 别钱筠甫三首
    原头绿尽柳初芟,落月满川风满衫。已过寺西三十里,为君回首驻征衔。...
  • 秋兴三首
    八月禾黍熟,登高望川原。山河豁清霁,风日开明鲜。晴光散草木,余爽厉渊泉。飘飘孤飞鹘,击搏无......
  • 题洛尾亭二首
    洛尾亭边淮汴交,来波去浪恨迢迢。无端更洒黄昏雨,吹作春愁不肯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