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唐户古律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特立
2025-10-05

和唐户古律三首

宋代  姜特立  

雋誉早知畏,佳篇今见蒙。
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
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
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

和唐户古律三首作者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和唐户古律三首翻译及注释

《和唐户古律三首》是宋代姜特立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和唐户古律三首》中文译文:

雋誉早知畏,
佳篇今见蒙。
幺响去寂,
正声日隆隆。
爱君甘苦外,
与我嗜好同。
不妨时袖句,
共作圣贤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姜特立对唐户古律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与他人共同追求诗词创作的愿望。

诗词的第一句“雋誉早知畏”,表达了作者早已知道这首古律的雋永优美之处,并对其心怀敬畏之情。雋誉意味着高尚的声誉和美好的评价,这里指的是唐户古律的美妙之处。

第二句“佳篇今见蒙”,揭示了作者今天才有机会欣赏到这首佳作的喜悦。蒙表示受到恩惠,作者感到受到了幸运和荣耀,能够阅读这样一篇优秀的作品。

接下来的两句“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通过音乐的比喻,表达了这首古律的动听和韵律之美。幺响指的是高亢激越的声音,代表着悦耳的音乐旋律。正声则表示庄严正式的音乐,日隆隆则是形容音乐声不断扩大、壮大的样子。

接下来的两句“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表达了作者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作者与诗词相伴,无论是甘苦都无所畏惧,与古往今来的诗人们有着相同的嗜好和志趣,共同追求诗词的境界。

最后两句“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表明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在适当的时机中创作出精彩的句子,与前贤圣人一起,共同创作出伟大的诗歌作品。

这首诗词通过对唐户古律的赞美和对诗词创作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学艺术的热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与古人们在创作上的共鸣和共同的人文关怀。整首诗词优美流畅,表达了作者对古律的推崇和对诗词创作的向往,具有饱满的诗意和情感。

和唐户古律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ng hù gǔ lǜ sān shǒu
和唐户古律三首

juàn yù zǎo zhī wèi, jiā piān jīn jiàn méng.
雋誉早知畏,佳篇今见蒙。
yāo xiǎng qù jì, zhèng shēng rì lóng lóng.
幺响去寂,正声日隆隆。
ài jūn gān kǔ wài, yǔ wǒ shì hào tóng.
爱君甘苦外,与我嗜好同。
bù fáng shí xiù jù, gòng zuò shèng xián zhōng.
不妨时袖句,共作圣贤中。


相关内容11:

楼安抚挽诗

偶作

蕲步四绝句

偶题

五日不出户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诗人有至乐
    诗人有至乐,俗士不知味。可以安贱贫,可以轻富贵。可以履忧患,可以散淹滞。如彼逐臭夫,终日鲍......
  • 次韵汤宽仲惠四季木犀清烈妙甚
    一岁常随斗柄回,四时各占一时开。仙娥别有栽培术,长与山翁荐寿杯。...
  • 忧患中作
    吉凶既同域,忧喜亦同途。万缘互起灭,谁能久欢娱。欢娱既不久,悲恨常与俱。唯有嵇阮辈,乃能脱......
  • 水窠赠王元聘
    对此一拳石,便有沧洲趣。可笑祖龙痴,辙环山海路。赢得鲍鱼腥,属车无觅处。何如蓬荜人,低头檐......
  • 重午和鞏教授韵
    屈子沈渊日,年年旧俗忙。佳人夸彩缕,稚子竞新裳。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山翁独无事,燕坐只......
  • 双桃寄鞏经略三首
    世间固有无情物,天上宁无有慾仙。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