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梨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舜民
2025-10-01

梨花

宋代  张舜民  

青女朝来冷透肌,残春小雨更霏微。
流莺怪底事来往,为掷金梭织玉衣。

梨花作者简介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梨花翻译及注释

诗词:《梨花》
朝代:宋代
作者:张舜民

青女朝来冷透肌,
残春小雨更霏微。
流莺怪底事来往,
为掷金梭织玉衣。

中文译文:
清晨来临,青衣女子感受到寒冷贯透肌肤,
残余的春天,细雨更加微弱。
流莺诧异地倾听着底下的动静,
她为了投掷金梭,织就一件美丽的玉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梨花》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凸显了春天即将过去的迹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凄美的画面。

首句“青女朝来冷透肌”,以“青女”来指代早晨的女子,表达了她感受到清晨的寒冷之意。这里的“冷透肌”意味着清晨的寒意已经渗透到她的肌肤深处,强调了春天即将过去的冷意。

第二句“残春小雨更霏微”,通过“残春”和“小雨”这两个形象,诗人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细雨微弱,似乎在娇弱地诉说着春天的消逝,给人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流莺怪底事来往,为掷金梭织玉衣”,以流莺为代表的小动物成为了诗中的意象。它们对着底下的动静感到诧异,似乎在纷纷议论。而这位青女则在为了投掷金梭,织就一件美丽的玉衣。这里的金梭和玉衣象征着女子的纺织工作,也可以视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力的表达。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消逝的感伤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女子的形象,唤起读者对流逝的时光和美好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在清新中带有一丝凄美,给人以思索和感慨的空间。

梨花拼音读音参考

lí huā
梨花

qīng nǚ zhāo lái lěng tòu jī, cán chūn xiǎo yǔ gèng fēi wēi.
青女朝来冷透肌,残春小雨更霏微。
liú yīng guài dǐ shì lái wǎng, wèi zhì jīn suō zhī yù yī.
流莺怪底事来往,为掷金梭织玉衣。


相关内容11:

次韵和李舍人拜命书怀寄馆殿旧僚之什

梁四谏议知凤翔府

咏史二首

此夕

奉和御製契丹出境将议回鑾五言六韵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邠倅王正夫大夫游西湖
    雨过花开一郡忙,紫微山影照湖光。东风不费舟船力,暖日能添罗绮香。已拚今朝须尽醉,预愁明日又......
  • 至荷湖二首
    悲风我眼涩,酸狖我耳愁。我颠水没马,我起雪满裘。百里不逢人,岂有烟火投。却倚青壁望,白雾满......
  • 高阳池
    山公昔在郡,日醉高阳池。归时夸酩酊,更问并州儿。我亦爱池上,眼明见清漪。二年始再往,一杯未......
  • 东湖春日
    湖外红花閒白花,湖边游女驻香车。鞦韆对起花阴乱,蹴鞠孤高柳带斜。无数小鱼真得所,一双新燕宿......
  • 写怀二首
    群生各有趣,营虑自缠结。各网智已罗,利械愚所绁。古今递主客,真赝两兴灭。洗然大人意,杳与能......
  •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我登甘棠埭,所向殊未平。舟行汙池中,顿失江湖青。蛙声乱僧呗,鸱吻赫市甍。意向伯喈死,苟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