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5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

宋代  苏轼  

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
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翻译及注释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浊世纷纷肯下临,
梦寻飞步五云深。
无因上到通明殿,
只许微闻玉佩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浑浊的世界,但诗人仍然愿意降临其中。他希望在梦中追寻自由自在的步伐,进入深邃的云层之中。然而,他却没有机会登上通明殿,只能微微听到玉佩的音韵。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浑浊的世界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由、高远的向往。首句"浊世纷纷肯下临"表明诗人不畏浊世的纷扰,愿意亲临其中,展现了他的豁达和胸怀。接下来的两句"梦寻飞步五云深"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他希望在梦中能够自由地漫步于高远的云层之中,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在。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遗憾,他说自己没有机会登上通明殿,只能微微听到玉佩的音韵,这里可以理解为他无法达到内心所向往的高远境界,只能黯然接受现实。整首诗词通过对浊世的描绘和对自由向往的表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lè zhù zuò tiān qìng guān jiào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

zhuó shì fēn fēn kěn xià lín, mèng xún fēi bù wǔ yún shēn.
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
wú yīn shàng dào tōng míng diàn, zhǐ xǔ wēi wén yù pèi yīn.
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相关内容11:

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

舒啸亭

残句竹篱茅舍出青黄

上清词

祷雨龙公既应刘景文有诗次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钱四寄其弟龢
    老来日月似车轮,此去知逢几个春。昨夜冰花犹作柱,晓来梅子已生人。...
  • 送周正孺知东川
    得郡书生荣,还家昔人重。而况东西川,千骑许上冢。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端如何武贤,不事长......
  •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
    巍然开济两朝勋,信矣才难十乱臣。原庙固应祠百世,先王何止活千人。和熹未圣犹贪位,明德虽贤不......
  •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
  • 再用前韵赋
    乐天霜鬓如霜菅,始知谢遣素与蛮。我兄绿发蔚如故,已了梦幻齐人间。蛾眉劝酒聊尔耳,处仲太忍茂......
  • 次韵答刘泾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细书千纸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