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来伴山冠戴白纶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3

来伴山冠戴白纶

宋代  王安石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
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
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白纶
只恐明时收士急,不容家有两闲人。

来伴山冠戴白纶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正叔怀其兄草堂》

茆堂竹树水之滨,
耕稼逍遥似子真。
小吏一身今倦宦,
先生三亩独安贫。
欲抛县印辞黄绶,
来伴山冠戴白纶。
只恐明时收士急,
不容家有两闲人。

中文译文:
茅草搭建的小屋,靠水边竹树的附近,
农耕劳作自在舒畅,像子真一样。
小吏身为官员如今感到疲倦,
先生拥有三亩田地却安于贫困。
想要放弃县尉的职印辞去黄绶官服,
来陪伴山中戴白纶帽。
只是担心明朝时期需要收拢人才,
不容许家中有两个闲散之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王安石写的一首七绝,诗人以和友人正叔共怀其兄之典故为题材,通过对不同境遇下的生活态度的对比,表达了对官场生涯和田园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一处茅草搭建的小屋,周围是竹树和水的边缘。这里象征着自然和宁静的田园生活。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描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耕稼逍遥的农民像子真一样,自在而纯朴,而小吏作为官员则感到疲倦和厌倦。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选择和态度。小吏希望放弃官场的生活,辞去官职,不再穿黄绶官服。相反,他想来山中陪伴先生,戴起了白纶帽子。这里的山冠和白纶象征着田园生活和自由自在的心态。

然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担忧。他担心明朝时期会需要收拢人才,不容许家中有两个闲散之人,这可能使得他的选择变得困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疲倦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现实对于个人抉择的限制。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王安石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选择,表达了对自由自在、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现实局限的担忧。

来伴山冠戴白纶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èng shū huái qí xiōng cǎo táng
和正叔怀其兄草堂

máo táng zhú shù shuǐ zhī bīn, gēng jià xiāo yáo shì zǐ zhēn.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
xiǎo lì yī shēn jīn juàn huàn, xiān shēng sān mǔ dú ān pín.
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
yù pāo xiàn yìn cí huáng shòu, lái bàn shān guān dài bái lún.
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白纶。
zhǐ kǒng míng shí shōu shì jí, bù róng jiā yǒu liǎng xián rén.
只恐明时收士急,不容家有两闲人。


相关内容11:

诛茅我梦江皋地

连墙得屋喜如初

并辔趁朝今已老

风月清谈接绪余

承华往岁幸踌躇


相关热词搜索:来伴山冠戴白纶
热文观察...
  • 只恐明时收士急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
  • 不容家有两闲人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
  • 河空洗夜氛
    水远浮秋色,河空洗夜氛。行随一明月,坐失两孤云。露发此时湿,风颜何处醺。淹留各有趣,不比汉......
  • 欲抛县印辞黄绶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
  • 先生三亩独安贫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
  • 小吏一身今倦宦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