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文 >崔氏东山草堂(唐·杜甫)释义及解释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19

崔氏东山草堂(唐·杜甫)释义及解释

古诗文 崔氏东山草堂(唐·杜甫)
释义
崔氏东山草堂(唐·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评注
《唐诗归》
潭云:宕甚。钟云:拗矣,然生成律诗。入歌行不得(“有时自发”二句下)。
《唐风定》
轻清袅娜,吴体中变调也。
《杜臆》
“有时”、“落日”,假对。落句忽及王给事,横出一枝,又是一格。
《杜诗详注》
张綖注:维《辋川别业》诗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梨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此即给事咏西庄者。前六句之意,盖亦识此趣矣。朱瀚曰:草堂之静,延秋气之爽,故曰“相鲜新”。
《义门读书记》
此篇自是一体。从动处形容出静来,犹云“鸟鸣山更幽”也(“有时自发”一联下)。
《唐宋诗醇》
甫集特多拗律,然其声调自有一定之法,如此诗及“西岳崚嶒竦处尊”、“锦官城西生事微”、“掖垣竹埤梧十寻”、“城尖径仄旌旆愁”诸篇。以古调入律,所谓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者。然此及“西岳”篇收入律调为正法,后二篇八句全拗,又拗体之变格,不易学也;若并不识七古声调而以语拗,难矣。他如“涧道馀寒历冰雪”、“传语风光共流转”及"映阶碧草自春色”、“九江日落醒何处”诸联乃单拗、双拗正法。宋人胡仔谓平仄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王世懋则疑为变风变雅,皆恍惚之语耳。
《唐诗别裁》
此以古为律,谓之拗体,可偶一为之。
《读杜心解》
借崔堂以呼“给事”,是公招隐诗也。……按:崔堂之野趣,即是“西庄”之野趣;手写此而神注彼。有此乐土,云胡不归?故结语怪之。
《杜诗镜铨》
邵子湘云:格老而秀。王阮亭云:颔联正承“静”字。


相关内容11:

崔小燕嫁辞(元末明初·杨维桢)释义及解释

崔嵬砦限韵同居实(清·傅山)释义及解释

崔尚书挽词(唐·张说)释义及解释

崔少卿鹤(唐·姚合)释义及解释

崔寔引里语(魏晋·无名氏)释义及解释


相关热词搜索:崔氏东山草堂唐杜甫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