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初夏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镃
2025-09-04

初夏三首

宋代  王镃  

芳歇红稀蝶懒来,潇潇风雷送春回。
绿阴如许无人看,软玉枝头已有梅。

初夏三首作者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初夏三首翻译及注释

《初夏三首》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夏三首

芳歇红稀蝶懒来,
潇潇风雷送春回。
绿阴如许无人看,
软玉枝头已有梅。

诗意:
这是初夏的三首诗。花朵凋谢,只有零星的蝴蝶偶尔飞舞。清风和雷鸣声将春天带回来。绿荫下如此美景无人欣赏,嫩绿的枝头上已经开放了梅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对于美的感受。

首先,诗中的“芳歇红稀蝶懒来”,描绘了初夏时节花朵凋谢的景象,只有零星的蝴蝶偶尔出现。这种描写既表达了花朵的凋落,也暗示了初夏时节的转变和过渡。蝴蝶的懒散飞舞,进一步强调了初夏的宁静和温暖。

接着,“潇潇风雷送春回”,描绘了初夏时节清风和雷鸣的声音。清风吹拂,雷鸣轰鸣,将春天重新带回人们的眼前。这样的描写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磅礴力量与生机勃勃的气息,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绿阴如许无人看,软玉枝头已有梅”,描绘了一幅无人欣赏的绿荫景象,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枝头上已经开放了嫩绿的梅花。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美丽的事物常常被忽视或被人们所忽略的现象,以及诗人对于美的发现和赞美。

通过这首诗,王镃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景色和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在描绘细腻的同时,也带给读者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初夏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chū xià sān shǒu
初夏三首

fāng xiē hóng xī dié lǎn lái, xiāo xiāo fēng léi sòng chūn huí.
芳歇红稀蝶懒来,潇潇风雷送春回。
lǜ yīn rú xǔ wú rén kàn, ruǎn yù zhī tóu yǐ yǒu méi.
绿阴如许无人看,软玉枝头已有梅。


相关内容11: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节友

和题临赋

田家叹

项似道眉子砚

和朱运筦郊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故衣
    箧中出故衣,络纬声四壁。昔年慈母线,一一手所历,眷眷游子心,恻恻虚堂夕。逝水不返流,孤云杳......
  • 游仙词三十三首
    修成功行满三千,或在人间或在天。留下九还丹一粒,城南老树得升仙。...
  • 薛德之之江东简熊西玉诸公
    乍逢还又别,龙竹葛陂阴。野水流春远,江云入暮深。新知满湖海,遗老在山林。解后如相问,凭君道......
  • 凤仙
    凤箫声断彩鸾来,弄玉仙游竟不回。英气至今留世上,年年化作此花开。...
  • 赠王竹窗
    若欲相寻向竹边,开窗着屐更谁先。定有一轮穿密密,可无数点洗涓涓。茂林从昔於侬好,太极遥怜似......
  • 题陆秀夫负帝蹈海图
    紫宸黄阁共楼船,海气昏昏日月偏。平地已无行在所,丹心犹数中兴年。生藏鱼腹不见水,死抱龙髯直......